看完纪录片《幼儿园》,我不禁为儿子捏了一把汗。上了幼儿园,就相当于站在了独自应对这个世界的开端。忽而想起《小王子》里那朵养在玻璃罩中的玫瑰――身上只有四根刺,却要用它来保护自己,抵御世界。
片子一开场就剪进几段扎心的哭戏,哦,不是戏,是真情流露。刚入园的小朋友,抗拒却无力改变与父母分别在即的事实,或仰天长啸纵声大哭,或双目噙泪一步三回。第一顿饭和泪咽下有之,啜啜泣泣嘟嚷着“我要回家”有之,间隙还不忘啃一口手中的果子,补充体力以待转机。
初入园的分离焦虑在全世界都一样,倒不足为奇。有硬憋着泪不哭的,有哭一会儿就过的,有一天下来啥事儿没做只管哭的,有的还能哭上好几天。
这部片子厉害之处在于,它给每个扎心的场面都配上了背景音乐《茉莉花》。平日听来柔柔美美的歌曲,放在片中竟将无助酸楚、寂寞忧虑的心情渲染到无以复加。“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导演张以庆开篇就说了,“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我自己就是那个哭上好几天的。突然某天不哭了老师还问,今天为啥不哭啦?“我妈说,再哭就不要我了。”
……
好吧。其实这些我都不记得,那是后来我妈绘声绘色给我讲的。我妈说她们那辈儿人都这么跟小孩说话。入园那年我刚满两岁三个月。
片中有个叫陈志鹏的男孩,每次散学数他最晚被接走。幼儿园前后有两个门,他便坐在两个门连线的中间,瞻前顾后翘首以盼。小脸蛋儿从最初期盼的神情,随分秒流逝而变得焦灼,委屈,忧虑。在他耷眉垂眼,扁嘴欲哭,猛然回头张望的刹那,屏幕前的我真的好想抱抱他。
等待最是磨人。小孩子的等待最是心无旁骛,执着认真。等你仿佛在等全世界。你就是我的全世界。我枯坐苦等,你来,还是不来?
据我妈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从来也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医院工作忙,拖班常有的事。那时老师心好,关了门就把我领回学校宿舍的家中吃饭。所以我都是在老师家蹭了晚饭才给我妈接走的。那是我的幸运。
毕竟不是宣传片,那些集体欢脱奔跑、撒花放飞气球、欢歌笑语团结友爱之类的热闹镜头,在张以庆的纪录片中鲜少出现。他把镜头聚焦在了幼儿的内心。“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你在人群里,可你为什么看起来还是那么落寞。
借一小男孩在饭桌上支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出许多孩子的心声:“我在这里觉得好烦咧。”
就在他的隔壁桌,另一个男孩正恶狠狠地瞪着眼睛,指着旁座女孩的鼻尖用方言反复呵斥道:“你莫挨着我坐!”女孩穿着灰扑扑的,头发没有修剪过似的散乱铺开,脑袋枕着手臂趴桌上动也不动,不说话,不反抗,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活脱脱一个受气包的模样,任由男孩无礼呵斥。
围坐同一桌的其他孩子有的冷眼旁观,有的跟着起哄,男孩颇为得意,露出狡黠的笑容。
与我们常说的“校霸”无异了。令我感到震惊的是,那么点大孩子,脸上浮现的表情竟然跟港片里混社会的大佬如出一辙。你我学生时代总会遇到一两个跟上面男孩女孩相似的角色。不得而知他们在原生家庭中都经历了什么,一个如此狷狂,一个如此软弱。
谁说孩子都天真无邪?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小大人,他们是父母的镜子,在幼儿园的小群体中实践着各自的哲学。从在门口跟父母分别那刻开始,这里的一切都靠自己了。就是这样学会了察言观色,权衡利弊,进退分寸。
打架在男孩子间是常有的事。谁没被打过,谁没打过人。抢玩具起争执的,看不顺眼的,故意挑衅的,一言不合干一架。推推搡搡算轻的,片子呈现了三个打架的场景:直接把人撂倒在地又若无其事走开,留下受害者哇哇大哭的;互相撕咬把对手咬得鼻青脸肿的;后动手的将先动手的一拳扣到流鼻血的。
孩子出手没轻没重,参与进去的都没有好果子吃。
老师又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呢?受伤那方拉去处理伤口不用说了,闯祸那方呢,被老师指着头骂“你是不是神经病”然后收拾东西让他滚蛋,中班退到小班。
简单粗暴。
玛利亚·蒙特梭利说:“母亲和幼教老师产生的爱,近乎于神。”但我没看到有谁俯下身来问一问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更没有人引导或帮助孩子化解矛盾。
张以庆导演镜头下的幼儿园,仿佛一个小江湖。混迹江湖,人品全靠自己攒。有人培养出了两小无猜的亲密感情,也有人形单影只。有人能够呼朋引伴,也有人单打独斗。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度过日后也不会留下什么特别记忆的三年吧。
皱皱眉,脑子里不知为何跳出电影《Leon》的一句对白: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幼儿园的生态环境这么艰难的吗?郁闷着呢,我妈在旁边又补了一句:“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次还被别的孩子从楼梯上推下来呢!”我竟然没受伤吗!我活到现在全凭运气的吗?
回头搜索了这部纪录片的信息。竟是拍摄于2004年,武汉某所寄宿制全托幼儿园。十几年前的故事了。寄宿,全托,也就是说周一早上送来,周五晚上才接回家的。这么小的孩子,一周见一次父母,待家两天又送去学校,无怪乎眼神中那么多仓皇哀怨,心中那么多愤懑不平了。
那批孩子早已长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年少时的风霜,是否已随风远去呢?
如果说这部片子无论从拍摄时间还是拍摄地点都不具备参考的普遍性意义,那么现在的幼儿园到底能不能让人放心一点点呢?
我又搜索了幼儿园相关的其他纪录片。跳出一大堆各色幼儿园的视频,过滤掉多数经过美化事先编排好的宣传片,最后挑出蒙特梭利国际幼儿园、中科院幼儿园两个品牌幼儿园的纪录片做比较。
两者都有口皆碑,对比下来的确令胸中闷气疏解不少。
对待分离焦虑,看看蒙特梭利幼儿园的老师是怎么做的:蹲下来,注视孩子的眼睛,呼唤孩子看着老师的眼睛,鼓励他说出心中的焦虑,老师予以接纳并拥抱,或引领他去完成一些小任务以转移注意力,比如看看绘本,比如画画,比如将他介绍给老学员,互相拥抱慰藉。
不忽悠,不强制。接纳,提供选择。
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也比较富有趣味性、科学性,强调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比如蒙园,孩子们可以动手做烘培,玩时装秀,搞搞绘画、书法,各种绘本随意取读,或老师伴读。园内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各类蒙特梭利早教教具,为孩子们提供了天文地理音乐美学数理化全方面的体验式接触,非常利于打开感官大世界。
中园的孩子可以做做陶艺,种种豆苗,打打拳,玩玩科学小实验,跟着老师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就连玩个音乐都引入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
孩子们忙于各种“工作”,时间过得非常充实,加之有老师陪同督导,似乎没有多余的心思“熊”起来。
画面看起来舒服多了。时代在进步啊。再也不是什么“排排坐分果果”,“请你们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种只看见集体看不见个体的教育模式了。糟糕的教育使你泯然众人,好的教育令你发现自己。
所以上幼儿园到底是为了什么?幼儿园应该让孩子收获些什么?
以蒙特梭利幼儿园为例。首先让我感到惊奇的是环境的布置――简直像家一样。“像家一样”已是很高的评价。有餐厅,卧室,洗漱室,还有游戏间,工作室,书房,入门玄关,户外运动场所,这些区间紧密联系构成了幼儿园。所有家具和生活用品都设计成了便于幼儿使用的尺寸。
他们的餐桌是怎么样的呢?铺开素雅的桌布,摆上餐垫,中间放一点陶罐、花草做装饰。孩子们吃饭用的杯碗盘碟全部是瓷具,不是不锈钢或密胺哦,是碰掉了就会碎的瓷碗瓷盘哦!
照理说孩子那么小,三四五岁的娃娃,难道不是应该提供全套不锈钢餐具吃饭,打翻了也不心疼么?还铺什么桌布放什么花草,熊孩子一把扯下来全玩完。
而这正体现了蒙氏教育的理念――让孩子融入真实的世界。融入真实世界,首先需要学规矩。去餐厅吃饭用不用瓷碗?别说餐厅了,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餐具也都是瓷具。而我们却惯于给孩子单独使用防摔的餐具,摔一次两次十次,东西都好好的,没有任何变化,孩子看在眼里,愈发满不在乎。瓷具就不同了,一摔就碎,摔过一次,你还好意思不拿稳盘子吗?
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自尊自爱就是这样从点滴建立起来的。同理,桌布和装饰物营造了一个优雅的用餐氛围,不仅增进食欲,同时也在提醒你,请注意用餐文明,如果你把桌布扯掉了,其他用餐的小朋友会跟着遭殃。
吃饭这件事情能做的文章不止一点两点。记得我上幼儿园那会儿,吃饭是要排队领取的。食堂阿姨在厨房把饭菜分装在一只只碗里配上勺子,再由老师用托盘送进教室,小朋友们依次上前把饭菜端回座位吃就可以了。
蒙园的小朋友是怎样取餐的呢?自助模式。食物分类放在陈列桌上,吃什么,吃多少,自己往盘子里夹。吃完再把盘子送到洗碗池放好。
这点小小的安排,既充分尊重了个人喜好,又锻炼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也就是自理能力。“小鸟自己飞,小马自己跑,我是好宝宝,不用大人抱。”穿衣穿鞋,刷牙洗脸,吃饭睡觉,都是自己的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老师在旁边指点指点,最终要靠自己独立完成。
再一个,社交能力。进一尺退一丈,懂不懂得谦让。有个老掉牙的故事。寒冷的冬天有几只豪猪挤在一起取暖,靠太近了,身上的刺互相扎到对方,离远了,又达不到取暖的目的。经过几番尝试和调整,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温暖彼此,又免受利刺的困扰。
孩子们就是通过玩来了解规则感知世界。当玩具只有一个,大家都想要,怎么办?轮流玩呗。于是学会了分享与合作。放羊式的玩耍通常会导致武力解决争端,如果有老师的带领,孩子们会比较容易弄清楚人与人的边界。
生活常识,基础知识技能,道德教育,这些都可以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领悟。
一圈儿幼儿园纪录片看下来,我的心态起伏很大。张导的《幼儿园》试图拆穿人生的艰难,看得我心有余悸,非常担心儿子招架不住周围的熊孩子。但后面两部片子又让我宽慰许多,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
儿子一岁一个月,蹒跚学步的同时学着如何和世界相处,摸索着这个世界的规则。每天带他去公园“户外作业”1.5个钟,一辆推车加一只球是标配。人坐车里,球挂车背。
会跑会跳的娃娃公园多得是。像儿子这种没走稳几步路时常满地爬段位的,显然落在了在“鄙视链”的底端。
停车落地,球取下来给儿子扔着玩――玩不了多会儿,没蹦哒几下呢,旁边的小朋友就盯上了。半大不小的孩子还未建立起物权概念,搞不清楚你的我的,看见别的孩子手里有好玩儿的,心生羡意,噔噔噔过来一把抢走自己玩去了。
儿子自是又懵又着急。一个连走带跑,一个刚能站稳脚,实力高下立判。儿子评估过后不打算做无谓的争抢,但是心里好气啊,气得抓耳挠头。
所幸球对他来说不算要紧的东西,帮他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就扭头玩别的去了。
这是遇到比他大的。如果遇到一般大的,难道情形会好一点?
出去溜娃的次数多了,娃儿差不多大的宝妈们经常能凑到一起。有个比儿子小十来天的男孩,学步学得早,已经能自由蹲下站起稳妥走出十几米。
瞧见我家儿子在广场推车学步耍得自在,小男孩嘴里啊啊啊喊着,高举双手哒哒哒哒走过去,颇有唬人的架势。儿子见状立马弃车而逃,快速朝我爬过来,紧贴大腿,观察局势。
车子当然被人家推走了。
男孩子的妈妈领着孩子过来还车,我也带着儿子上前认领“失物”。小孩子可不管这些,他们眼里没有“本来属于谁”这回事儿,谁拿在手里算谁的。儿子刚把手扶上去,小男孩毫不犹豫就把他推开了。儿子又缩回我后面。
这下我算看明白了,儿子是个保守派,不愿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形势不对跑为上。从来也没见过他抢别人的东西玩,别人来抢他的玩具他便弃车保帅,都是身外物,身体不吃亏最重要。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我把这些见闻告诉儿子外婆,也就是我妈。我妈不以为然:“小孩子个性还会不断变化呢~!”
我又观察了一阵子。儿子的确只对自己的玩具感兴趣,有什么玩什么,而且能玩好久,变着花样玩。有时候我会觉得是不是这种气质吸引了各路“小侵略者”,毕竟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别人家的饭菜香啊!别人家的玩具当然更好玩,哪怕只是一只不起眼的旧旧的球。
有一次儿子推车学步玩得正起劲儿,又有小孩子凑了过来,看样子预备据为己有。我以为儿子又要落荒而逃。不料他这回拍了拍对方的手,意欲将其推开。那小孩兴许没想到这个路没走稳的娃娃打算反抗,呆站了两秒。儿子有点不耐烦,干脆抓住车扶手用力把车摇晃起来,仿佛在警告对方“非礼勿动”。
这下我要担心他把别家小孩撞倒了,赶紧上前稳住车。儿子年纪虽小,个头和力气却比同龄孩子大。我忽然醒悟,过去儿子在家跟我们玩,从来没有被抢玩具或被推搡的经历,他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大了一点出来经历世面,他并非被动接受外界的作用力,而是把所见所闻内化于心,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谓“学以致用”。
原来儿子不是怂,是需要时间学习和消化。我开始反省自己这个当妈的这段时间的态度是不是过于放羊了。儿子玩具被夺了,我居然只在旁边围观。我本意只是好奇他自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我忽略了幼儿的“吸收性心智”――会迅速吸收环境的信息并学以致用。
别的孩子给他演示了什么叫争抢,他领悟了。而我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我本该走过去给他们建议说,如果想玩对方的玩具,请先征得对方的同意;或者大家轮流玩吧;或者相互交换玩具也不错;又或者一起玩;如果不愿意,那就各自走开吧。
争抢或打架也是幼儿的一种社交方式,不是绝对不可以,而我认为应该让儿子明白的是,当发生冲突的时候,还可以有其它更多的选择。
尤其上了幼儿园。一直以来谈论非常热门的话题是,“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好多人泄愤似的支持打回去。可以打回去,但如果只知道打回去,那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缺乏技术含量了?
“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的生活才会如此?”小女孩玛蒂尔达神情茫然地问莱昂。
“总是如此。”
如果是真的,那就别做骄傲的玫瑰了吧。愿你柔韧如小草:
大风起,把头摇一摇,风停了,又挺直腰;大雨来,弯著背让雨浇,雨停了,抬起头站直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