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至今一直在广州出差。每天的生活就是广州办公室+酒店。来回路程步行15分钟,生活单调。但是好在没有像之前一样每天加班至12点。晚上大概7点再酒店写穿搭的课件。
也有在工作余完成同修会的事项:行程表,老师邀约,纪念品订购,活动策划。
其实周更我本来打算停掉的,自从上次与时间管理的专家聊完后,就会把方向更加聚焦,停止所有无意义的打卡,可是因为这周换了点评的同桌,也许会有更多不同的碰撞,也希望将自己的仪式感走完,所以,还是会将本次3个月的周更承诺持续下去。
关于工作
工作本身不会让我有情绪,而是直属领导。从她身上既学不到专业知识,也学不到领导的技巧,她管人的伎俩就是经常弄得下属之间不合。自从入职本公司,情绪经常性被她影响:她有能力鸡蛋挑骨头,让你开心的时候弄得你立刻情绪低落,让你工作繁忙压力大的时候,再多加一块石头。3个同事就是因为这个走的。
这一年,其实我很少去谈论她了,因为升职后我不在她同一楼层,业务交集也没有从前那么多,再加上越来越了解她的伎俩,就不会中计。而且,埋怨别人抱怨别人,都不实在,最好的是自己去改变。
昨天她的一个行为加速了我的离开决心。她先在主管的群里说:2018公司重视区域主管能力培养,规划做的再好,与门店的互动少,能力也不算什么。然后到有专员的讨论组里说:现在在进行区域主管能力评估,欢迎专员有任何想法与她交流。
很明确,她说的是我。其他的主管也在私下说,她现在又想挑事。
虽然在广州我有认识的比较知心的其他大区的伙伴,但是我们闲聊的时候也不会提到她。原因是:浪费我的时间。她格局太小。
关于未来
想开一个社区内的培训机构,自己擅长的是英语,有好的学历,可以开一个教小孩子学英语的。然后可能辐射到孩子的妈妈的形象管理。
关于形象管理:会持续去进行线下的分享。在武汉的每一个周末都安排一场,每次讲完都进行课件迭代。计划分享的地方是:同修会,趁早,母校,朋友的培训机构,拆书帮。后期会逐步打开分享渠道。10月增开线下收费课程,开发课件:职场/面试/相亲。11月开放个人形象诊断服务。12月开放私教。
以上的两个计划都需要以终为始倒推到每天的行动之中去。
结语:
回顾我一路走来,有二个很大的BUG就是总会被情绪影响而停下来。
一个是方向不聚焦,参加各种打卡,插画,瑜伽,骑行,健身,阅读,完全实践了公众号里流行的每年一个技能,但是都没有深挖,每一个都不能单独一个出来作为我生存的手段。只能算爱好而已。
第二,输入太多,完美主义倾向,总要等到一切都完美了才分享输出,而其他人已经在输出然后接收反馈更新,再输出中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了。
接下来还有4个月,同修会里每一次活动都作为计划总结的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