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想法
创作的内化过程,每个人的周期都不一样

创作的内化过程,每个人的周期都不一样

作者: 我是麦莉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16:43 被阅读0次

到了某一个阶段,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一定要日更?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日更是一个保持写作习惯的好方法,我不否认在培养写作习惯之初,日更是个很好的方法。

当我们的写作基础还很薄弱的时候,我们的第一目标不应该是创作出好的作品,而是保持输出的量和频率,其他一律不需要考虑太多。

只有做好这一步,写作的能力才能一点一点锻炼出来。我甚至可以说,只要无脑写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一直无脑写,你的能力永远上不了一个新的台阶,你就会变成为了写而写,这时候日更反而越来越束缚你。

因为当你写作的能力在量变的积累下达到了一些质的改变,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目前的质无法达到日更的频率。

这是很多人选择继续日更和放弃日更的风水岭。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说,自己就一直坚持了下来,也做出了成绩。

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每个人以各自目前的能力写出一篇文章的周期是不同的。

因为写一篇文章是需要酝酿的时间的,这个酝酿的过程也就是内化的过程。

不是说你什么都不想,打开电脑就能敲下一连串的字。

你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有了一个想法,或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了一些感触,然后开始在脑子里构思出几个点,或者去缕一下大概的逻辑。

这种在脑子里酝酿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每个人的周期都是不太一样的。

有的人可能很厉害,一天就能创作出一篇新的质量不错的作品,但是也会有人需要两天三天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周期才能创作出一篇新的作品。

不管是写作,还是其他的创作形式,都会有这样的内化过程。

只不过有的人已经可以做到随手拈来,有的人却需要酝酿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不要一味地以外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见过很多厉害的高手,他们确实可以做到每天日更,而且质量都还不错。

可是人家一开始就能做到吗?也都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做到了越来越熟练,从而一步步缩短了内化的时间。

如果你的能力目前还达不到,就要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的高手不是等有了灵感才创作,而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我不否认这样的人一定有很多,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目前做不到的话,也不用勉强自己,也不用觉得自己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按照自己的频率稳定地走好每一步就好。

我对自己目前的写作要求是,有灵感的时候就多写一点,没有灵感的时候也可以放空,顺着自己内化一篇文章的周期去写。

这样的状态让我感觉到更放松,我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化一篇文章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内化的速度有没有提升。

跟着自己的频率走,写出来的内容才更容易发自内心,也才更能打动读者。

相关文章

  • 创作的内化过程,每个人的周期都不一样

    到了某一个阶段,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一定要日更?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日更是一个保持写作习惯的好方法,我不否认在培养写...

  • 学习问题的反思

    1.知识到能力过程中的问题 学习的过程是从信息内化成知识,再从知识内化成能力的过程。信息内化成知识是一个比较简单的...

  • 创作的过程

    “一些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大量孤寂的时光去独处,深挖灵感,梳理方向,落在笔头,必然舍弃太多生活情趣。”

  • 浅谈感悟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攀比,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的起跑线都不一样,每个人所经历过的过程也不一样,每个人的结果自...

  • 只取一瓢饮 26

    费曼技巧——知识内化的五条重要建议。 所谓的知识内化,本质上是将外部的智慧吸收为自身生产力的过程。就像水融入水一样...

  • 咨访中的内化过程

    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建立咨访联盟关系,从关系中得到支持性产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积极改善的勇气和力量,并且将新的反...

  • 杂图

    创作周期.png

  • 2021-12-29

    阅读笔记的要义是要从读到抄然后复现最后再创作。是从感觉,到知觉,到内化和升华的过程。从打开书时写到合上书写的转化。...

  • 幼儿为什么不能学习过多的知识?

    学习的过程,就是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通过听、看、读、写、模仿等方法,将自然的场景、颜色、形状、人讲...

  • 阅读《睡眠革命》第二天

    了解睡眠周期,每个人的周期都不同,找到自己的类型,是早睡或者晚睡 天冷了 不值班的早晨我还是能坚持早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作的内化过程,每个人的周期都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eh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