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午吃饭,好友叹了一口气说:“好想放个长假啊。最近总感觉心累,几乎每晚都会失眠。明明给自己列了很多计划,每天按时打卡,怎么还是对生活充满焦虑。上海有段时间一直阴雨绵绵,那些日子我都快压抑死了。”
去年很流行一个词叫“斜杠青年”,他们的故事和身上的标签,总是不经意地挑拨着我们的情绪:生活并不只是现有的一种模式,每个人都完全可以尝试多样性的人生。
他们出现在各大平台分享令人羡慕的斜杠经历,告诉大家自己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开启多重身份。平凡的同龄人蜕变的例子永远比马云的经历更励志。没有“时代”为变量,时间的新鲜度让激情像刚出锅一样沸腾。都是相似的年纪,遇到相同的风口,成功好像触手可及。
可是,现实就像我朋友说的,按照清单把日子过丰盈,却比以前更焦虑。“不安”并没有在忙碌中消退,因为你的勤奋只是一种“自慰”。
每天6点起床阅读,脑袋中却还是空空的,周末的时间都在给自己充电,工作还是平平。越规划越不安,越勤奋越焦虑。明明坚定不移的按照计划在做,明明每天晚上都利用8到10点的时间学习……明明就按照斜杠青年、成长导师说的规划了人生,为什么那么却没体会到想象中的幸福感?
02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越努力,越不快乐的漩涡,是因为我们太多的依赖大脑去找幸福感。比如,“我”一定要多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写出10w+。再比如,上学的时候,暗自告诫:“我”要努力,要多花时间学习,考个好学校。
没错,就是这个大脑创造出一个擅长描绘美好未来的“我”,他是在你正在做事、正在学习、正在经历某个过程时,“意识”走到了“身体”前面产生的。这种分离的状态,就是用“我”创造出来的快乐去和当下时光做等价交换。
当意识与身体没有合一,我们的努力成了自身能量的内耗。内耗会让处在奋斗过程中的我们,产生一种内在胶着的痛苦,仿佛体内有只巨大的困兽,消耗了本该用来学习的能量。
担忧、痛苦也随之而生,万一未来不是想象的那样怎么办?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成功怎么办?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最后还是找不到一个满意工作怎么办?
此时“我”更加贪婪,需要不断创造出更多“美好未来”的春药来满足大脑的快乐,同时意识和身体的分裂愈加剧烈,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穿梭加剧了不安。因为你我,已经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终于你来问了,为什么我越努力越痛苦。
当你买了300多元的手账本,当你列了很丰满的年度计划,当你真的向那些斜杠青年一样凌晨5点起来阅读……你有没有问过这些已经成功做到充实人生的斜杠青年,他们做事的时候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03
我想他们并没有用活在未来的“我”和当下时光做交换。可是我们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一段),在行动时,那个“我”就偷偷出现,勤奋变成低品质的度过流逝的每一刻。
你忽视了沉浸在此分此秒的重要性。
这些要努力的想法都没错,错在努力的过程中出现的“我”,它会让我们与当下的生活失之交臂。“我”总是期望这些努力的行为能在将来为我带来什么,却忘记怎样活在当下了。想想为什么说起快乐时光,我总是会记得儿时周末在家看书的日子。因为那时的自己是真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任何杂念。
当你意识到你正在体验当下这一刻时,“我”便出现了,好强、进步、激情、充满期望,是朝着梦想努力的动力,也是活在对未来的期盼中。快乐被“我”贴了标签,等升职了“我”就快乐,等我存到一大笔款“我”就快乐,等买车了“我”就快乐。快乐成了一种需要等价交换的商品。
04
我们总说,等升职了“我”就快乐,等我存到一大笔款“我”就快乐,等买车了“我”就快乐。可当那个被贴上快乐标签的所谓“未来”到来时,我们忘了要快乐,而是忙碌地奔赴在下一场快乐的期许中。上学时,你会期待如果工作了能拿6000的工资,就好好奖励一下自己。等到了真正6000的时候呢,你又嫌好少。
我们为未来而生活,可未来于现在,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不是说未来不会更好,只是说对于真实的当下,它是个还未到来的空想。
在心无旁骛的追逐未来时,发现未来的终章是生命的消亡,然后更加期望成功来的快点,好让快乐趁早出现。你却忘了,真正的快乐是沉浸在当下的每一秒。
05
有人问你最近去日本旅游,开心吗?我能记得“去旅游”这件事是开心的,但是我却忘记当时开心的感受。因为当时,我过多的把注意放在,要多去几个城市景点,多拍几张照片。结果这次旅行,变成了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如通告般的赶场。哪怕当我遇见美食,我第一时间仍是想着摆盘、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却忘了此刻真正的意义是享受眼前的美食。
我们之所以那么积极向上的生活,却比之前活的更焦虑,因为我们都是把快乐交给了未来。
微信公众号:我在阳光里
qrcode_for_gh_33dfc555537f_25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