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处于这“快速变化”的世界,真让人们身心非常疲惫和烦躁,而高速互联网技术使人们注意力不断下降,总是跳跃,不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5479/ba7eeb7e60a222bd.jpg)
如何能消除这些烦躁和不安呢?
老子说“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脱离喧闹,安静就能去除这些“烦恼”。古人这些话,如果你入脑入心,你就会有感觉。
这段时间我读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学会了静坐,每次能静坐20分钟左右,逐步再加长,深有感触。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5479/0bfc4fbacd8fa161.jpg)
静坐能缓解浮躁疲惫之心,心平气和、放松身心、修正体态,积极之心而生,恢复知觉,释放心灵、回归自我、改善体质,开发智慧,逐步达到全面提升、驾驭人生的境界。
总之,修养身心、回归自然,静坐真是一个好的方法。
通过静坐,还能启迪智慧,“急则生智,静极生慧”。通过这段时间的静坐,自己也有一些感悟,列举一二:
一、“ 有”与“无”哪个重要?
老子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翻译过来是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是基础,“无”发挥了它作用,是功能。
人们花很多钱买房子,房子是由钢筋水泥建的,它如何值那么多的钱?其实你花的钱买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由他们构成的一个“空间”而已。
当今的人们都重视丰富的物质,享受物质生活。这可能过去太穷了吧。但熟不知物质是基础,而其功能最为重要。人们不断积累物质,重视物质生活,最终,会为“物质所累”。每天操心汽车是否被刮碰,楼房价格高低,衣服的名牌等等,实际上,大家忽略了这些有形的物质是生活基础,重要是它的功能,有则可,不在多,不在贵。现代社会生产的产品,已经从“性能”转到“体验”了。在我开来,实际上就是从满足人们“应用”功能,越来越强调来满足人们的“欲望”了,产品使用如何更“爽”--更快\更高\更强。
反过来再读读《老子》的这段话,感触好深啊!
二、“ 气”与“器”孰重孰轻?
形而上,为之气 形而下,为之器。中医讲“气聚成形,气散形散”。中医看的是“无”--气的层次;西医看的“有”--有形物质的层次。比如,一个“计划”是无形的东西吧,它可以聚集很多资源(资金、设备、人员)来实施这个“计划”,如果这个“计划”是好的,那么这个组织对有机系统来说,就是“正能量"的。如果这个“计划”是邪恶的,那么这个组织对“有机系统”来说,就是“恐怖”的。而那些组成资源(本身没有好和坏)但他们的合作产生的功能,是由“计划”来决定的,支持或对抗整个“有机系统”的。如何消除它呢?西医的做法是:拆除和消灭有形的物质,但往往不彻底。因为那个核心的“计划”--气还在,它还会聚集更多的资源,所以只能刺激它更加强大;而中医的做法是把那个“计划”,无形的“气”散开,那些聚集的资源就会解散,散开的物质不会消失,重新去组合新的物质。如果你对无形的“计划”没有感觉,你想想一个邪恶的思想,无形的吧,它聚集起来的有形的“邪恶组织”多么厉害。如何彻底地消除它?你懂得!佛教说:“心念一动,震动四方”,说的就是无形的“想法”一出现,就会聚集很多有形的东西,所以佛家强调“无欲",道家强调“无为”啊。
三、世界上没有不可用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世界上没有“没有用的东西”,哪有所谓的“垃圾”存在啊。在你这,它是垃圾的东西,在别的地方却是宝贝。人排除的“粪便”,对人来说是垃圾,但对某些动物来说,那是可是好东西;而动物的粪便对与微生物来说是好东西;微生物分解的东西,对于植物来说是个好东西。
南方的过度下的“雨”,让人反感。但雨水对于沙漠是非常珍贵的好东西。
所以,世界上没有不可用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对于人来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你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来发挥你的作用而已。
国外有个经济学家说过:穷人和富人的差别:是否拥有一种把自己有用的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能力!
声明:以上是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而已,没有教育别人的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