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极所得

作者: DIGITALMAN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05:49 被阅读41次

       一种文化或一种理论要想描述出来,必须建立一些概念,重新定义和创建新的符号,用这些新的符号和概念去创立一个模型,然后在用这些东西去解释。


1、你认识上面这个图吗吗?这个是太极阴阳图,而且是先天八卦图,描述世界刚刚形成时的状态。

太极图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阴阳互根,阴阳互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而阳,阳极而阴。中间那个分界线(正弦)是发展变化的曲线,可以说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阴阳的进一步展开,重点描述物质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制约--相生相克的关系;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用五行建立了一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模型。

八卦是阴阳理论的更进一步的展开描述,世界非常复杂,越来越复杂,老子说“一而二,二而三,三而生万物”,阴阳二元无法解释复杂的事物,所以,用八卦和六十四卦进行分类。(就像现代的计算机理论,0和1,1位只能有两个状态,描述两个意思,上或者下。东西南北无法描述,那就用2位,00,01,10,11 四个状态,来描述,英文字符就用8位,当用到16位的时候,世界所有的文字就都包含进来了)。阴阳、八卦、易理、术数、五行等是中国文化的根。

可叹现代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学习西方的逻辑和哲学,两种文化有两种不同表示的概念和符号,这又如何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呢?

2、大自然和人体都很复杂,描述他们的规律,古代是用阴阳和五行的理论,配合术数。而现代西方建立在逻辑假设公理的基础上和用西方数学的方式描述规律。古代的理论考虑的是内在的联系,“气”得走向,抓住变化根本;现代西方的理论,是微观的、割裂的具体形态,研究的是细节。形而上为气,形而下为器。周易和五行以及术数,老子的道德经的道的思想贯穿始终,古人讲“从医入道”说的就是用中医去印证周易和道德经的理论。

东方文化研究形而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西方文化研究形而下,精通器物精细制造,东西互补,从多个方面研究。很多学者认为西方建立假设、公理基础上的逻辑,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信你就去看,新的理论驳斥旧的理论,新旧更新速度也来越快,而且不断对理论和观念修正。很多人认为这不好吗?这只能说这些理论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它们站不住。而东方的文化,从古到今一致沿用,而且她是和谐的。

自然和人体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用现代的科学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所以,还有其他的宗教存在,因为有她的合理性,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所以西方人信科学也相信宗教。

3、如果要认真研究中医,我建议应该抛弃现代所学的西方哲学理论和逻辑数学的东西,从头认真学习易理和术数。西方的文化和知识应该退为其次,起着参考和辅助作用。应该站在过去古人的角度去学习国学文化。否则,学来学去,你总是用现代所学的东西,尝试理解和解释古人的思想,如《黄帝内经》、《四圣心源》、《伤寒》等,最后的理论是中医不科学!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指先有一个假设,然后通过各种在理想环境下,不断的实验去印证这个假设,如果各种实验反复证明是对的,那么这个假设成立,整个过程就是科学。中医理论是这样产生的吗? 中医的很多理论是那些“高人”用 “内证”得出的,如果修炼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所以你不知。中医根本就不是科学!比如现代书上讲,经络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得出的,你信吗?原子弹、牛顿运动三个定律是普通劳动人民能发现的吗?劳动人民只能提高技术(technology)而非理论(science)。如果一个人没有高深的修炼,用“内证”功夫反观自身,“看到”经络的走向,它如何能绘制如此复杂的经络,以及走向分布和运动的规律?现代的学院体制培养出来几个大师?现代的学习都是学习理论而不练内功,比如很多人刻苦练习太极拳,有几人站桩练内功,太极拳越练越美,就越像舞蹈。

4、如何掌握易经和道德经呢?建议你从医入道。中医《黄帝内经》不仅仅医学理论,其中包含了国学文化和思想。比如中医讲人的最好状体就是”阴平阳秘“,就是阴阳平衡,就是和谐发展状态。中医上可理国,中可修人,下可治病。我国的《易经》和《道德经》非常晦涩难懂,理论深奥,那是修行的高人“所悟”,而非实践而出。不像西方的逻辑推导而出。高人“内证”所悟,告诉你如何如何,你的功力不到没有什么,如果你相信和听从,那么你就有所得。就向现在父母给你说的每一句发自肺腑的话,难与你目前的世界观和逻辑相互吻合,所以年轻的时候,基本都当做耳旁风。当你达到一定的岁数,经历过,感悟过,你才发现父母的每一句话真是金玉良言,但是明白得太晚不是吗?老人们的每一句话,哪个是理论逻辑推导出来的,都是亲身感知而得,都是对自然的印象,一种感悟。古人说,“不与冬虫言夏草”,意思是说,不和他人探讨他感觉不到的东西,“层次”“能力”未到,说了也没有用。因为根本感觉不到,当然不信。

声明:以上是杂七杂八地阅读了一些书之后,自己的感悟,是自己的观点零零碎碎地记录下而已。

相关文章

  • 静极所得

    一种文化或一种理论要想描述出来,必须建立一些概念,重新定义和创建新的符号,用这些新的符号和概念去创立一个模型...

  • 静有所得

    一直把他乡当成故乡,只是偶尔孤寂时才遥望着远方,细品着孤独的滋味,静有所得,但愿所有坚持的人儿更加坚强,好好照顾自己!

  • 静极

    深夜里 只听哗的一声 大海就不见了

  • 静极

    静极,这一片天地 除开呼呼汽车的流音 只有变幻着颜色的灯火明灭 不去追究它的来去 因为只有白天黑夜 像一片光明,垂...

  • 极静

    太阳带着云从西边落下,大雁成群地从这头飞到那头,此刻我头顶有一片乌云笼罩,刚刚看过松树吐出的新芽,这一黄一绿,使我...

  • 极静

    极静之时,但觉此心本体如长空云气,大海鱼龙,天地古今,打成一片。

  • 静极

    没有什么可丢失 亦没有什么可得到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 『摘抄』太极图说

    宋•周敦颐 _ 全文249字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 太极图说

    周敦颐(北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 【学海偶拾】一静,二缓,三谦,四让,五淡,六平,七安,八顺,九和

    一“静” 静能生慧。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谚语说:“一动不如一静。” 静能培养人的内心定力。 “人定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极所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u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