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
有远见的父母,最怕孩子“懂事”

有远见的父母,最怕孩子“懂事”

作者: 阳灵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0:41 被阅读0次

朋友最近生了二胎,满月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去看望她。

小宝宝粉嘟嘟的可爱极了,一家人虽然忙碌却掩不住欣喜。

朋友也感慨:“虽然这一波折腾得我够呛,可是真的很满足。尤其是我家琪琪,自打有了妹妹后懂事多了,特别听话。

以前她都是跟我睡,生完妹妹后,我让她跟奶奶睡。一开始她也会哭,我就跟她讲,你现在是姐姐了,要懂事,不然妈妈可就失望了,不爱你了,然后她就乖乖跟奶奶睡了。”

我们正聊着,琪琪和我儿子在争一个玩具。

琪琪说:“先让我玩一下吧!”

我儿子不乐意:“我想先玩!”

朋友赶紧说:“琪琪,先给弟弟玩一下,你这样不懂得谦让以后还怎么照顾妹妹呢?”

琪琪看了妈妈一眼,然后低下头松开了手。

朋友一脸满足,然而我却心疼琪琪。

琪琪才4岁多, 她这么懂事,不过是害怕失去妈妈的爱。

于是她努力地做个好孩子,竭尽所能地讨好妈妈,希望得到妈妈的爱。

她看上去有多懂事,内心就有多恐惧和不安。

像琪琪这样的孩子,极有可能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1、“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以别人是否满意作为评判自身价值的标准,不断地自我委屈,牺牲自我,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好评,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为了迎合他人藏起了自己的情绪。

慢慢的,他们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快乐。

2、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活得有多累

《少年说》里,有这样一个男孩让我印象深刻,他站在台上有些窘迫地分享了他的一个坏习惯:“我喜欢说谎,喜欢'扮演'一个好孩子。

为了迎合大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观念,让别人觉得我很独立,我到处宣扬我很穷,故意穿破烂的衣服和鞋子。

为了让别人觉得我有'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我天天吃同学的剩饭。

我的初衷是想让大家注意我,喜欢我,但我发现我错了,同学们开始讨厌我、误会我,觉得我无聊。时间久了,说谎也成了我改不掉的坏习惯。”

说到这里,他垂下眼,有些沮丧。

顿了一下,他大声呼喊:“我不想再说谎了,不想再'扮演'一个好孩子,我要当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知乎上一位网友控诉了讨好型人格带给他的痛苦:

“走在街上只要别人在笑我就觉得他们在嘲笑我,只要别人在说话我就觉得他们在指责我,我无时无刻地在乎别人的目光,压抑自己的想法,每天像个木偶一样做别人希望我做的事,说别人希望我说的话。

我不会拒绝,因为那时我已经养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找到控制我的人,微笑和接受,压抑自己,最后痛苦到崩溃。

时至今日,理性可以让我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我一样有抱负和野心,但依旧无法逃离讨好型人格的痛苦,有时候会突然情绪不稳定,自己在家里抱头痛哭,时常感到恐惧,单位同事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小错误都会让我陷入极端的恐惧。”

讨好型人格是孩子一生难以摆脱的梦靥,它会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地撕咬你,让你逃无可逃。

3、讨好型人格背后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幼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容易塑造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呢?

1、缺少爱和温暖的家庭

或许是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许是父母感情不和,在这种缺少爱的家庭里,孩子感受不到温暖,没有安全感,只好在夹缝中求生存,小心翼翼地寻找一种让父母能对自己好一点的姿态来面对。

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极其敏感脆弱,常常会以卑微的姿态去讨好别人,以免受伤害或者换取关爱。

2、父母有着较强控制欲的家庭

在这种家庭里,父母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否则会受到批判。

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内心的声音完全被泯灭,成为只听从大人安排的提线木偶,不敢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他们长大后,就会用迎合父母的方式去迎合其他人。

3、父母自我价值较低的家庭

这类父母本身即有着或多或少的讨好型人格,常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习惯于照顾他人感受而忽略自己感受,经常委屈自己孩子去满足别人家孩子的需求。

这种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会沿袭父母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自觉的就容易讨好别人。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幼时的成长环境。

4、拒绝“懂事”的孩子,从“懂事”的父母做起

杜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有些‘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看大人的脸色,失去了应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

怎样避免把孩子养成太过懂事的讨好型人格呢?

1、父母以身作则不做讨好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意识到讨好型人格的危害,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

当朋友家孩子想要自己孩子的玩具时,首先询问孩子“你愿意吗?”,而不是为了自己面子和照顾朋友情绪去强制孩子分享。

通过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潜移默化地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美国教育专家米基·法恩说:当父母给爱附加条件的时候,就是在暗示孩子价值感来源于他人的评判,孩子就会努力讨好。

作为父母,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试图去将孩子打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

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我们爱你,无论你考100分还是90分,无论你满身特长光芒万丈还是平平凡凡给他人鼓掌……

爱他,只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做自己。

3、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选择时,无论这个选择是否合乎父母亲的心意,父母都要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用家长权威去压制,这样孩子才不会迫于外界压力作出违背内心的选择。

4、培养孩子充实的内心

内心充实的孩子输得起,所以不会刻意追求别人的好评。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欣赏。

比如孩子因为在幼儿园帮助小朋友得到小红花,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能得到小红花,妈妈很高兴。

不过妈妈希望你帮助同学不是为了那朵小红花,而是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

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不用委屈自己去迎合任何人,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妙充实的人生。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你恣意舒展的样子就是最美的。

相关文章

  • 有远见的父母,最怕孩子“懂事”

    朋友最近生了二胎,满月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去看望她。 小宝宝粉嘟嘟的可爱极了,一家人虽然忙碌却掩不住欣喜。 朋友也感慨...

  •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逼孩子懂事

    “你看看人家孩子听话懂事成绩又好,你再看看你学习不好,一天到晚就知道气我。” 你是否也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呢? 这句...

  • 懂事

    父母最怕孩子不懂事, 因为 懂事(有礼貌)是成人世界的规则。 所以乖孩子可能是最痛苦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被别人夸懂事...

  • 转:

    有远见的父母,都有点心狠(二) 孩子,最怕你后悔 当初不曾拼尽全力 2008年,一个安徽考生在试卷上写满了自己的独...

  • 人生感悟

    有人说:“父母短视,孩子就是坐井观天的那只蛙;父母有远见,孩子就能坐在天上观井。” 父母的眼界,决...

  • 1岁前自己带孩子,9岁前重视天赋,15岁前重视人格魅力

    今天聊聊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都该逼一把,不是逼孩子,逼你自己,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不是钱,而是父母的教育和舍得。...

  • 请不要用“乖”、“懂事”、“听话”为目标来培养孩子。

    通常来说“乖”、“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按照父母要求做的孩子,父母要求啥他做啥。 其实太“乖”、“懂事”、“听...

  • 妈妈,你为什么要让我做个“乖”孩子

    天下父母都喜欢懂事的孩子。也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事。可是我为什么要懂事? 01懂事的孩子常被妈妈夸赞。但是她得到...

  •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纵容”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纵容”孩子。当然,这里所说的“纵容”是打引号的,它并不是说完全放任子女不管,而是懂得适当放手,...

  • “你知不知道,懂事真的很累很累的”

    懂事的孩子知道,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 但父母知道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吗?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反而失去了爱护? 本来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远见的父母,最怕孩子“懂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xr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