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怒,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本能,指人对某种事物强烈不满的心理表现。怒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情绪,汉语里用来表述这种情绪的词汇比较丰富,比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勃然大怒、暴怒、震怒、气急败坏、怒则无智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心里强烈不满的词语。
中医上经常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可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还是挺大的。
怒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人特别易于怒,我们农村称这样的的人为“小性子”,动不动就生气,无缘无故发脾气,别人无意中的一个玩笑话都会搞得他青筋暴起。这样的人一般寿命都不回太长,因为中医讲了啊,怒伤肝,人发怒时,通常会面红耳赤,这是因为气血上涌的缘故,《内经》说怒则气上,这里气指气机,是说生气时会使气机向上。气上严重的时候据说头发也根根直立,所以有怒发冲冠的成语,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陈圆圆气得大明的江山也不要了。
怒由气上引申为奋发,《庄子·逍遥游》载(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相传越王勾践被打败后,卧薪尝胆,发誓要报仇。有一次他出巡,看见一只因为生气而鼓起的青蛙,勾践就在车上对青蛙行礼,结果全国都在传这件事,人们说,大王连怒蛙都尊敬,何况真正的勇士呢,于是勇士纷纷来投奔越王。小到青蛙,大到勇士,有了这冲冠之气,都令人肃然起敬啊。
不过,任何一种情绪的过激表现,对人体的健康都有害,怒也不例外。在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中,肝为将军之官,主怒,所以怒首先损伤的脏器就是肝,自古就有怒伤肝的说法。因为肝主条畅气机,怒则气上,气机逆行,血随气涌。肝经跟着受累,两胁疼痛,胀闷不舒。患者轻则头晕头胀,重则昏扑。
所以《伤寒论》也有大怒使人薄厥的论述,薄厥是休克的一种。因此,古代养生家都提倡制怒,《老老恒言·燕居》说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熟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作《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气下病来无人替,专心劝人戒怒。
人生苦短,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人,不要大喜大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