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每日一记想法
不要轻易“放弃”孩子

不要轻易“放弃”孩子

作者: 子玉央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8:19 被阅读48次

    这天早上,有个重要的会要参加。需要参会的一名女同事,平时都是早早到单位,从来没有迟到过。却在这天踩着时间点、行色匆匆的赶到。去往会场的路上,她歉意的解释没有提早赶到的原因,原来是家里的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她说,孩子上课不好好写作业,回家以后作业也完成的不好。老师非常生气,不但把孩子的座位调到最后一排,而且对孩子声称:“以后你再这样,我就放弃你了。”

    忧心如焚的家长跟老师沟通,早上,这位老师说早上太忙;上课时间,这位老师说还要上课;那就下班以后吧,这老师说我下班了。摆出一副不但要放弃孩子同时也要放弃家长的姿态。

    家长只好抓紧早上上班前短暂的时间,找到校长反映,所以才差点耽误参会。

    我记得这个同事的孩子不大,如果上学也就一年级左右,于是问她,在哪个学校上学,她说在一家私立的双语幼儿园。

    我一听这个答案,立时就目瞪口呆。竟然还只是个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老师的要求仿佛是在要求一个行将中考或者高考的考生呢?

    生气之余,我给她建议:和学校说,我们孩子来幼儿园,不是来每天写作业的。幼儿园照顾好孩子就是我们的要求,吃好、睡好、玩好就行,至于学习,随他的意,他要不想学,你不能强迫,更不能因此用行动和言语歧视、伤害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如果因为这种伤害造成孩子以后永久的厌学,那就是你们的责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我国早教这一领域喊了多年的口号。很多专家发表理论高呼,幼儿智力开发如何如何重要。于是,孩子从小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常态。一个课外班都没有上过的孩子恐怕是凤毛麟角一样的稀少。很多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打着培养最优秀的宝宝的旗号,在幼儿园就开设小学课程,并以孩子学习了多少文化知识为宣传的素材。从孩子甫一出生,就为孩子制定了未来宏伟的发展蓝图的家庭并不罕见。为了孩子的教育,倾全家之力,似乎理所当然。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谁都不想错过这宝贵的成长期,所以,追随大多数人的脚步是很多家庭的必然选择。但也有家长选择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著名的童话大大王郑渊洁自己四年级就被迫退学,之后在家自学,成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童话大王》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有一双儿女,小学毕业的儿子对学校产生畏惧,便在家自学,现在成为一名企业家,而女儿却对学校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一直按部就班在学校就读,后来美国多家高校对其抛出橄榄枝,成了家里第一个学霸。

    开学季,采访新生家长,结果有一位“放养”孩子的家长上了热搜。这位家长看孩子写不完高三的作业,成绩下降,于是找到学校,提出自己的孩子可以享有不必交作业的特殊对待。因为以这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学校布置的作业量达到了孩子承受的最大负荷,适当减少、放宽要求,由孩子自主选择作业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绩提高。最后,这个孩子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当然,家长和孩子在接受采访时也都说了,孩子从小就被放养,有很强的自制力,非常独立,能够很好的分配学习与游戏娱乐的时间。

    中国最古老的教育家、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依然难以做到呢?

    东方的教育理念、教育传统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在幼儿教育这个问题上。西方的孩子从小自由天性、打斗嬉戏是常态,他们更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而一到一百能不能背下来,加减法能不能熟练运算似乎都不在他们的教育范围内。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计算非常复杂的应用题的时候,西方的孩子或许还在学习加减运算。当我们的孩子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时候,屡屡斩获佳绩,将参赛的西方国家选手远远甩在后面。但是不是这样就代表我们的孩子比那些西方的孩子聪明?答案确乎是否定的。

    很多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孩子智力的急于开发、对孩子知识的急于堆砌,有一位在中国做了八年外教的德国人,带着“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的遗憾离开中国,他认为:中国教育是把人最宝贵的年华,付给毫无意义、毫无发展价值的内容上,而舍不得花一点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记忆成了唯一的学习方法,高压成了唯一的学习手段,保护成了唯一的成长措施。“这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极大的犯罪”。

    中国国情不是借口,自以为的负责任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负责任,甚至是极端不负责任。就如同我同事孩子的老师一样,她自认为的对孩子的负责任,就是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她所安排的去做,一旦孩子有所违逆,就将“不服管教”、“没有希望”等等极端的负面评价加诸于一个刚刚开始推开知识大门的孩童身上,既然她在一个刚刚5岁的孩童身上用了“放弃”这样决绝的字眼,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决绝的字眼去形容她?武断、简单、粗暴、极度不负责任……

    西方的教育方式放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而且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也应在时间的经度、体系的纬度上一以贯之,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德才兼备首先在德,想一想,我国的教育,是否将德的培养放在首位了呢?有人文精神、有健全人格、怀抱感恩之心、葆有进取之志……这些标准是否是我们评价一个孩子的着重点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个成年人也都该跟着反思自我,或许,那位老师就不会因为一个孩子“不写作业”而轻易就放弃了他。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成年世界扭曲的价值观。希望我们都拿孩子来照一照,自己是不是才是那个应该“放弃”很多执念、很多痼疾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轻易“放弃”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e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