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红枫是入学的通知书。
阴天的午后,与陈林漫步在小道。他语气低落,很想问,却还是止住不提。
高中时认识的陈林,那时他已经在读大学了。隔了一条相距几十公里的高速,彼此也没打过照面。每天聊不玩的话题,他是陪伴着我度过了整个高中时代。不论是失恋,欢笑,高考失利。以至于后来见他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
身边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更何况这个人承载了你整个高中生活,最后为何不是恋人?
《查令十字街84号》里海莲和弗兰克的故事并无确定的爱情情节,大多是关于书的情缘,关于书的眷恋,关于穿过漫长岁月的心灵共鸣。应了那句“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遇到了了解,都不如遇到爱。
我们的一生大抵都是在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中重复着。让你初见时,心犹如小鹿乱撞的人又有几个呢?
陈林说想去唱歌,包厢里我像个傻子一样听他一首接一首的唱着。拿着手机的我,注意到同样一首歌,他开始唱第二遍,唱到一半,这个大男孩在我眼前潸然泪下。
猜到他失恋,面对突如其来的场景,我不知所措。想上前给他一个朋友之间的拥抱,碍于尴尬,最后还是把纸巾递给了他。
陈林讲述了他的故事,本该步入婚礼殿堂的人,如今你南我北。
我问陈林,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他摇摇头。
既然不是,那为什么不去追回来?分开的时候,两个倔强的人,一个等待对方说挽留,一个绝口不提,最后分道扬镳。
他说:他给不起她未来。
主角意已决,我作为旁观者更无发言权了。
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我与陈林渐渐也联系甚少。生活慢慢走上正轨,他如书里的美好少年,闯入我的心中。
我们在同一幢大厦工作,恰巧办公相对。夜幕降临的傍晚,我顺手背起包下班。在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四目相对。身着白衬衫,修长的脸,干净的眉眼,温暖的笑容。深深地刻在我心里,很多年后我依然无法忘怀。
后来,我们开始热络起来,顺利的在一起了。他面如其人,平时是个寡言不多谈的人,我们两个人在一起从来没吵过架。
他不够浪漫,也不太会关心人。但是,他会带我参加同事、朋友的各种聚会,陪我看电影,吃饭。给我安心的感觉。就像微博里的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种安心的生活方式,就像秋裤扎在袜子里的那种安心。
我们都一样看多了小说,电视里,身边的爱恨情仇。最后当这些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无力接受。最直接的原因是我父母不同意,要把我们分开。
离开的前一天,我们聊到凌晨都没有睡意,说起要在哪买房,在教堂办一场婚礼,宴请哪些朋友,去瓷都买餐具……
一开始,我们都执着以为自己笃定的爱情是不会瓦解的,像所有无疾而终的异地恋一样,我们分开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名字都是我朋友圈的大忌。越是这样刻意避之,越是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温暖的笑,清澈的眉眼,我每分每秒都在想念着。
我走过我们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想起和他牵手走路的时候用力甩他的胳膊,说我是长不大的小孩;想起在热闹的市中心让他给我买气球时,他脸上的无可奈何……
还想起陈林唱的那首歌,再听时,那个满脸泪水的人是我。
那天晚上,梦到他牵着我的手在婚礼现场宣誓,可终究我们的未来只能到天亮。
我知道,忘记一个爱过的人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任由时间过去多久,他早在心里生根发芽。虽然这成为了最大的遗憾,还是谢谢你惊鸿的一瞥,惊艳我整个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