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主题写作
善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善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 姜酱犟君 | 来源:发表于2016-04-16 02:43 被阅读108次
图片来源于CandyBook

今天有位朋友电话告诉我她的委屈和难过,我对于她现在处境还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的:小A姑娘正在读研究生,认真努力却似乎不被导师认可,忍不住辩驳却被误以为是狡辩敷衍。实则她有自己的难处不便说明,而且这种难处是为了维护他人的形象,在这件事中甚至更多的是为了她导师的面子。承受了很多委屈的她没有哭还能够在组会后向其导师道歉。有幸看到她信息,思路并非条理清晰,但是情感确实真挚。

说实在的,我并不为她感到难过,她可以如此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实在是让人感到高兴,因为她一贯善良,即使善良有时候可能承载着委屈。

也许夸奖一个人时,“善良”是很常见的用词,确切地说是很常见的客套。为什么称之为客套,原因有二:其一,善良的品质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无法确认的;其二,对于善良的定义虽然简单,但是映射于现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说起善良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周国平的《善良丰富高贵》,对于这本散文集里所收录的那么多的文章,却唯独用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作为书名,由此可见,善良极为重要却已没有那么容易拥有,在这本书的这篇文章里的定义如斯“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其次在余秋雨的《霜冷长河》中《关于善良》一文中,他说他把“善良”二字作为座右铭写在扉页上赠与读者,并且要不断不断地写下去,也要在演讲中不断不断地讲下去……因为有不断重复的必要。

鉴于重复的必要性,我想要结合小A姑娘的经历说一说善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善良是给予他人尊重与体谅。这大概是对善良最基本的体验了,但这却一点也不简单。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总以自己的权利为标准去衡量是否值得尊重去体谅他人:在医院里我们常常对着实习医生或护士大呼小叫,因为她们扎针不够准确,痛感比较明显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太年轻没有给予我们安全感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在于我们潜意识的观念是去医院是要享受医疗服务,而不是被试验,被示例的,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医院的教育和研究职能。有一次我的母亲陪祖母看病时,突然意识到去安慰实习护士不要着急,究其原因她想到了远在学校实习的我。似乎只有以一个母亲的角度去处理这些事情时,才会有偶尔的平和与善良。之所以这么基本的体验却不常有,因为大多数的人总以支付费用,享受服务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但生活远不止简单的输入输出,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人的群体,所以我们需要诸如此类的小小善良:是在确认快递员走远以后轻轻地掩上门,而不是在他转身的一瞬间“彭”地把门关上;是在下飞机的时候对空姐微笑并致以感谢"辛苦了,谢谢,再见!"。

更深层次, 善良是要留人体面哪怕饱含委屈。当善良没有遇到与“自身清白”的博弈时,她像一颗玻璃珠,明亮而美丽;然而当她在与“自身清白”较量之中被抛弃时,这颗玻璃珠势必伤痕累累甚至破碎。这种善良近乎沉重,近乎牺牲,就像巴金在《随想录》的《纪念雪峰》里为“我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丢石块”而感到自责,正是他的善良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法心安,否则大可将所有的痛苦归咎于当时的政治灾难就好。这种善良还会让我想到近期播放的电视剧《旋风十一人》,穆帅“酗酒、踢假球”丑闻的背后掩藏也正是他的善良。其实善良也不应该是一颗玻璃珠,而应该是一颗钻石,因为无论是怎样的环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因为自己的际遇而去改变对善良的理解。

善良是不要得理不饶人,善良是待人处事时真诚的微笑和感谢,善良是除了义愤填膺还有人文关怀。委实说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善良,每个人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而我所希望的不过是大家可以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选择善良,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周遭的事情。毕竟我们看到的现实也许只是表象而已,在不知道来龙去脉的时候随意下定论可能会伤害了别人,也背弃了善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gn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