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又找回弃用多年的电子书账号,看到十五六岁那个年头读书的记录。眼眶不停的颤抖,心呢,则是空落落的,似乎是失去了什么,似乎是对自己的唾弃,又似乎对世事的嘲笑,它对我不公,它让时间走的太快,它让世界变得糊涂。那个年头,多么的纯真开心啊!
说起找回账号原由,是偶然间想到我该留下一些什么,因不愿亡故之时,仅是一些人在枯槁的坟头唏嘘哭泣一番,所以找到当初读过的书籍,试着找回那份逝去的青春。
许多人读书的初衷是扬名立万,流芳百世。我亦是至少现在是。似乎我被时代玷污了,物质了,不纯粹了。
拒绝盗版初中之前的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限了了片段。那个年代不如当下科技发达,小学同学没一个有联络。说不怀念,那是假的,可是那个时候大家总想快点长大,现在我后悔了。
到了初中时代,整日是繁杂的功课,考试。发生过许多趣事,因为我比较胖,我有点自卑,其实也不算自卑,只能说个人一开始不太适应初中生活,后来和同学相熟,认识几个要好的朋友,这种自卑就烟消云散了。
拒绝盗版也是在初中之时,我才慢慢培养起来独立人格。小学时年纪尚幼,人未开窍,所有的事情个人基本上无法解决的就愿意依靠朋友家人,不愿意被孤立,但是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于是小孩子只能逃避,直到那个东西对自己无关紧要才会安心。我以为这是每一个年幼者的心路历程,一次次的逃避,一次次的畏惧,一次次不得已的去面对,才是成长。
在学生生涯中,每个中国人几乎都会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说法。可是活了二十年来,回头看去,每个对人生迷茫的年轻人在上学时都被灌输这种想法,知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更有许多人也因此被改变了命运!孩童时可以畅想未来,长大后却都在畅想何物?相必是孩子心小,装不下成年人的谆谆教诲吧!
国人中有一种很普及的想法,上一代未实现的愿望一定要在下一代身上实现,所以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的压力与之即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压力磨灭了孩子的心性,这种并不健康的健康教育手段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孩子,终于孩子长大了,成为了他们父母那样的人……
拒绝盗版随笔感悟:写完看了一下,有点杂乱,想到哪里就写下来了,最后还是说一下我个人对于当下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一个看法,“填鸭”教育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不可以没有,千年之前就倡导因材施教,并不是学的多就好,而是学的越精越好。一个孩子的成长压力需要,并不是压的喘不过气才是好的。除此之外,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培养 应该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