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那人便是我们自己,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社会洪流裹挟每一个人奔腾不息,忙碌中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偶然有一天静下来,发现真实的自己,但又不敢肯定那就是自己。初心珍贵,但往往初心被包裹了很多层社会的“糖纸”,漂亮的糖纸掩盖了初心的朴实。每个人的初心都如同糖果一般甜蜜,人性本善,是社会的竞争让我们披上了本不属于我们的衣服,在各种社会角色的矛盾中,我们挣扎着试图扮演“成功但不真实”的一个自己。
很多时候,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拿得起但放不下。为人子女,孝是我们的责任;为人父母,养是我们的义务;为人师长,育是我们的发心;为人下属,忠是我们的本分。这些社会角色,就像舞台角色,我们演了这个再扮那个,在社会的评价中我们努力演出。那么,何时我们才是自己?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镜中己。读书不是为了读懂别人,而是为了读懂自己,喜欢的书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偏好,如果架起心电图的仪器,阅读心仪的内容,一定可以捕捉到心电图的变化。
了解自己,融入社会,我们需要阅读一些社会科学的书籍,主要是哲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三个方面的书,每一本书读完后,如果我们可以用原创手绘来概括这本书的核心思想,那么经过一定阶段的积累,这些手绘卡片将是一面面的镜子,组合起来,让读者完全看清楚自己。这是一个奇妙的现象,因为社会科学就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学问,阅读时读者和著书人之间进行了跨时空的量子纠缠,这种量子纠缠就像照镜子,纠缠式通讯产生的意识输出用视觉化的手绘展现,让瞬间即逝的量子纠缠现象得以记录并长期保存。
每一本书被阅读时,就是著书人在新时空的再现,读者与著书人的思想发生了碰撞,进行了知识再造的量子反应。所以,同一本书,因为读者大脑中原始信息的个性化,导致不同的读者是不同的阅读感受,这便是读书的妙趣所在。好书,就如同健康的程序代码,被输入到好人的脑子里时,将会让人触及初心;烂书,就如同病毒侵染的程序代码,被输入进人脑后,将会让人迷离初心。
读书读人读天下,读好书读好人读好天下;绘声绘色绘人生,绘名声绘起色绘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