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的脸庞,绿色的军衣。
你就像一棵白杨,昂然挺立。
我没随军那会儿,在老家工作。放暑假的时候会带着孩子去探亲。
那时,两地生活的家庭有很多,所以夏天的营院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我家先生学的是车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汽车连工作。
白天他们的工作很忙,午饭不仅不能回家吃,有时候还要由专门的车辆送到岗位上吃。
下午晚饭后,先进行集体学习。之后的他会有些时间,那时我可以带孩子去连队里玩儿。
在连队里,处处充满青春的朝气。
那时候没有手机,生龙活虎的战士们业余生活主要是打扑克、打篮球和看电视、下棋。
球场上的喝彩声,电视房里的笑声,会时不时传进耳朵。
他们自己洗衣服,还随时把床铺整理得一尘不染。
有一个甘肃籍的士兵喜欢弹吉他,有时他坐在草坪上边弹边唱,还叫我过去听。
他也会跟我说起自己的家人,谈起某部电视剧。那时央视在播放一部反映飞行员生活题材的连续剧,他觉得我像里面那个演员。我提出异议,他说是气质很像。
那样轻松的时间不多,因为我去探亲也不闲着。除了陪孩子玩儿、讲故事,在周末也会叫战士来家里吃饭。这也是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有一件事让我感觉很有些奇怪:不管那些战士来自南方还是北方,都喜欢吃饺子。(我印象中,有些南方人是不喜欢的)
年轻的时候,我不太会做饭(为了学做菜,我还专门在部队里唯一的小书店买了一本菜谱),包饺子倒是没问题。
请客前的好几天,我就会在纸上列出菜单,陆陆续续准备好所有的食材。想着尽量让战士们吃饱、吃好。
其实现在回想一下,那些都是简单的家常菜。我却如临大敌一般,紧张筹备。
事后还会总结、反思哪道菜该如何做会让味道更佳或者品相更好。
记得是一个张家口的小战士教得我怎么煮饺子。饺子下锅后的前两次水开时,要放一些凉水;第三次水开后几分钟关火,盖锅盖闷几分钟。这样饺子就熟了。
他是个三期士官,个子不高,地方口音比较浓。为人热情、诚恳,也特别能吃苦。他最然是连里最矮的一个,却开着连队里最大的汽车。
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
可等我几年后随军时,他已经退伍了。
部队就是这样,大家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退伍时都要各奔东西。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再见面。
一个个老兵离开了,一个个新兵前赴后继。
不见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人们渐渐熟悉。
年复一年,新旧更替,军营永远保持着青春与活力。
那些战士们,虽然名字记得不多,但我却把他们当成兄弟,留在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