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上,反向形成是我们很有意思的一种防御机制,尤其在我们的社会里。
先说“反感”这件事。
一个人反感一个东西,恰恰表示他对这个东西是有感觉的。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中,很多东西根本不会被我们注意到,因为有太多东西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了。
而他对一个东西已经到了反感的地步,说明这个东西激起了他很大的感觉和反应,反感也是一种感觉。他越反感一个东西,也越说明潜意识可能是喜欢这个东西的,而且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欢。
王阳明以前说要“知行合一”,这就是“知行不合一”了,你自己的情感和你的行为不一致。
首先,能真正驱动人行为的只有情感,一个认知是改变不了人的行为的。
以前网上有一句话很火,叫“懂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时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这就是第一个正常的事实。
人的认知只在大脑皮层,你知道了,就像是你手机里面的一个个的APP,你多知道一点道理,就相当于多装了一个APP;而你的情感系统,就是你手机里的操作系统(比如安卓,iOS等等),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不兼容这个APP,那么哪怕再好的软件,也运行不起来。
所以,“知行合一”中的“知”首先是能运行起来的APP,也就是情感支持的,否则,你头脑里的东西和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永远有一条鸿沟。
但是,即便是情感,也可能和行为不一致,而且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比如:
有的人非常强调“钱很脏,赚钱不是好事”,但其实他潜意识却非常爱钱;
有的人表现出妄自尊大,甚至让人讨厌,但其实他非常自卑,他用自大来掩盖自卑;
有些人夸张地表达对父母的爱,说自己父母怎么怎么好,其实是在掩盖内心对父母的仇恨;
有些人表现的过度独立,独立到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这种情况,我们就认为,他们的人格还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他僵硬地表现出来的独立,是在防御和掩盖它本身的依赖。比如,青春期的青少年常说的“我的人生我做主”,其实他们做不了主,人格也不够强大,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掩盖自己的脆弱和依赖。
... ...
这种小把戏在我们这个社会,举不胜举。
这种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不符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我们就叫反向形成。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的人格足够强大,那么他就越少用到反向形成,也就是我们说的更加“真实”;人格越脆弱,越容易变成“伪君子”。
我的人格就不是那么强大,所以会经常用到“反向形成”。
当然,我强调一点,虽然我在这里说“用到”,但这不是人的主动行为,而是不自觉的潜意识行为,做的当时是完全没意识到这是反向形成, 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反向形成。
我有一段时间对“素食”、“禅修”特别追求,好像这样的生活就是好的、高级的,表面上追求,但在情感上,始终有一种不适感。
现在想来,这是否认自己的欲望,对自己欲望的掩盖,心里想什么,却极力去否认,还去追求一种和自己情感完全相反的东西,这就算是“伪君子”了。
人格越强大,越接纳自己的情感,人也就活的更加真实,也不会去做违背自己真实情感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