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ow back Thursday
甲方:听过太多提案,同样是乙方,为啥感觉各家素质差别这么大?
乙方:做过太多提案,努力朝着客户意思改方案到凌晨,依然搞不来客户,症结到底在哪里?
最近听了太多浪!费!生!命!的提案,也被少有精彩的提案感触,今天作者从甲方视角来给一个提案小结吧,希望与大家共同成长。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一份完整、优秀的提案绝对离不开这四大金刚:
一大金刚:策略有逻辑
一份有逻辑的完整提案,体现了以下能力:
对甲方briefing(比稿简报)的理解清晰
逻辑分析能力强
下面我会用一系列实际场景来对比,到底方案的策略的真正差别在哪里:
背景梳理
相信99%的乙方同学提案的第一部分,一定是这个,行业分析、市场分析、品牌背书,这些都是方案第一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乙方同学会借用这个部分展现对品牌的理解,但其实你不可能比甲方更了解这个品牌本身。
这个部分其实不是展示为了展示你对品牌的了解程度,甲方其实想看到的是乙方对briefing的理解、你对甲方品牌策略的理解。
切忌在这部分罗列过多甲方已知、已有的品牌事实;建议含以下几个内容即可:
对briefing的理解,提出自己基于briefing的思考和延伸出的主题,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如果你确定给出行业/市场洞察,是独家的/深层次的,确实对甲方有参考建议的,或者和后续方案中的内容有关联的,再列出来,否则真的不如不贴。
举个例子
甲方briefing:为了维护和现有用户的关系,需要每周做一场线上+线下的活动。
乙方解读:
让现有用户更了解品牌/产品,保持品牌新鲜感;
现有用户互相增进关系;解读“每周做一场线上线下活动”:持续地高频和用户沟通,打造可连续传播的话题;
甲方的briefing有时候也许并不是那么清晰。方案实施的最终目的,有时候可能需要你们的分析之后,帮助他们去找到。
方案主题
相信不管是线上活动、线下活动、创意等等,所有的提案都离不开“主题”,其实不管形式是什么,甲方对“主题”的要求都大同小异。
首先,“主题”本身的目的要想清楚,它可能是一个词、一句slogan、一段话,但是“主题”的作用是,它是衔接上述的背景梳理和后续执行方案的重要枢纽。“主题”不是你把所有执行方案想过之后再反推出来的,而应该是一个对执行有指导性的“帽子”。它可能是品牌slogan/元素分解+塑造话题+造词造句
方案内容
方案的形式和环节设置等内容,应该也是由上述的主题推倒、延展而出。而不是先说我要做一场母亲节送花的活动,再去强行反推主题。一场活动的所有延展,切记从形式出发,而是从主题出发,从而推导出更多有趣的环节和内容)。
结合上述,一个完整的提案文件,应该至少包含了有理有据有用的背景分析、策略及主题、可执行的方案内容来组成。
二大金刚:演讲有技巧
同样是讲PPT,为什么差距可以这么大。
一次好的方案演讲,体现了以下能力:
团队的人员素质优
方案思路逻辑清晰
记得前.前.前.同事在教育下属的时候说过,一次PPT至少要从头到尾自己私下喷7遍,才能给客户做提案。其实除了刻意练习,这次我更想说说讲PPT的思维逻辑。
其实我们不是在用嘴讲PPT,而是用脑子。有人喜欢站在客户的用户的角度讲,有人喜欢编个故事,有人喜欢靠调研和大量的数据分析,不管怎样的叙述方式,有几大原则非常重要:
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80%(忌不重视和用户的寒暄以及提案的开场白)
说你妈也听的懂人话(忌冠冕堂皇的装bi);
说话速度、眼神和肢体的交流都尽量放轻松(忌紧张,否则你的客户也会被这种紧张的氛围传染);
恰当的幽默、恰当的停歇(忌从头喷一直到尾,中间适当停歇一下,给客户思考、喘息的时间间隔).
实际场景
针对不同的客户,你是站着讲、还是坐着讲、是正经的讲,还是接地气的讲,这些都说明了你的提案起点。
同样是开场白,有人上来就一通喷品牌介绍,甲方直接就斯巴达了。相反,遇到一个好的演讲者,大家的视线自然都会到这个人身上。
永远不要照着PPT念,写不要提前一字不落写稿子
难道甲方没有脑子自己不会读吗?至少说的要比PPT更深刻、更细节、更有亮点才可以吧?否则要PPT做什么?如果presentation不能给方案增加色彩,那还不如不说。
举一个反例,避免尴尬
很多人现在来提案都想调节气氛,说一些根本不好笑的话,提案中其实不怕说错,就怕尴尬,珍爱生命,如果没有很强的幽默能力,就别轻易调侃。
三大金刚:设计有品味
一个乙方最好的名片,就是它的PPT。这张名片的第一印象,取决于它的设计。
一个有设计感的PPT,体现了以下能力:
团队的调性和品味
方案后期执行的效果
上图vs下图,一个常规普遍,一个设计突出,品味调性一眼便知
PPT几大雷区:
甲方模板中的字体+Logo+配色,千万别乱来,否则就别用;
方案中好看的参考图片至少赢了一半,要不就选好看的、匹配的,千万别用丑图和无法实现的炫图,不要给不切实际的预期;
Less is more:字少图多、适当留白更高级,谁都不会去一个字一个字读PPT,每页一句话重点即可.
同样是母亲节插花,上图vs下图的表现力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考虑到版权问题,只搬一些比较明显的砖来凑数。
四大金刚:沟通有效果
前边三大金刚,其实都离不开最后这一大金刚,最后这个金刚如果倒下了,其他的都是瞎说。
一次优秀的客户沟通,体现了以下能力:
团队沟通及时、信息传达准确
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之前其实也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甲乙方的沟通
现在再总结其实就是:说人话、讲人话,不卑不亢。
实际场景
拿到briefing/比稿简报
真的不是所有的briefing文件都囊括了所有关键信息,比稿之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从冰冷的文字和讲解中很可能无法准确获取。
这时候就建议乙方同学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范懒、不要怕麻烦到客户,有问题在这个时候问清楚,其实是对写方案、提案最有效的时间点。
有时候往往能通过乙方和甲方的线下沟通,打个电话、聊聊天,也能让甲方意识到,他不仅仅在帮你理解briefing,你也在帮他理解做这个方案的真实需求和机会点。
前期多沟通,其实更容易在提案之前甲方同学心里也有谱、也能提前给你的提案加印象分。
提案现场:你们对我们有什么问题吗?
甲方让问问题,就要使劲问,最后别当面提案不提问,回到家后再来不停骚扰问一些本来见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甲方只能觉得为什么你当面没有问清楚,浪费见面的时间和场合。
发现甲方疏漏的时候,正好侧面体现你的专业性
有的问题可能甲方也不是最专业的,如果briefing不够细致或者中间有任何问题,乙方其实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甲方发现他们的错误。但是话术要特别注意,不要逼甲方必须低头承认错误、点到为止就够了,你帮他发现漏洞,可以证明你的专业性,但是千万不要咄咄逼人。
这次其实只写了一个比较常规的比稿场景,没有具体写是线上创意比稿、线下活动比稿还是公关服务比稿,但不管哪种比稿,万变不离其宗。
很多职场人儿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常识,但真正当你面对这些场景的时候,“知道”常识和真的“把已知的常识利用好”,就不是一件事了。
共勉、一起进步吧!
文章配图均来源于网络,我不生产图片,我只是图片的搬运工。
TBT,分享有关工作、生活、个人的那些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