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点点可可

上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刘湛秋的《散步》,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孩子们将自己对父母的理解和爱转化成行动,于是,便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拖地、做饭、洗脚、梳头等),并把做事的过程及感受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作文收上来,看得出孩子们对本次作业触动很大。好多都发现了父母头上悄悄长出的白发、手上或脚上磨起的老茧、脸上被岁月刻下的深深浅浅的皱纹......并感叹做家务的辛苦、父母的不容易、自己的不懂事等等。改后选一些在课上展示给大家听,见有不少孩子眼里蓄着泪花,我也忍不住跟着他们一起感动。
正上得投入,一男孩大声向我汇报:“点老师,她哭啦!”循声望去,见他身边的小女孩正在不停地擦眼泪,眼睛已哭得红红的!不用说,是被我念的作文感动哭了,肯定又想起了父母的艰辛!我为了鼓励劝解她并打破这伤感的局面,赶快说:“唉呀,你看人家多懂事呀!(哭也需要鼓励)哪像你这个白胆猪!(骂也是宠爱)既然你这么关心人家,记得下课拿两颗糖哄哄她咯!(鼓励他们和谐相处)”孩子们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那女孩也忍不住边笑边擦眼泪......
接下来的课,大家听得很投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我扑闪扑闪的——那是世间最淳朴可爱的光芒,让我的心也变得沉静。一堂课下来,感觉孩子们又懂事了很多。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根据教育的需要及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或补充教学内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创造者,其中的轻重缓急、酸甜苦辣,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安排和调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