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f70d760814b24e59.jpg)
最近待产,懒在家却懒成了书虫,心理学的书籍读了一箩筐,虽身未动,心已随着书籍成长了一截。心理学真的是一片丰富的海洋,不知不觉就将书中所学与自己曾经上过的课程联系起来,曾经那些似懂非懂的内容突然间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c007a5b52402f591.jpg)
在所读的书中,周梵老师所著的《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属于浅显易懂却印象深刻的一本书。
刚刚拿到此书时,被书名和封面上作者漂亮甜美的照片所误导,总觉得又是一本没有内容的心灵鸡汤书,本想大概翻翻就作罢,没想到却让我意犹未尽的读完整本,最近几天有种翻读第二遍的冲动。
“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一个强健年轻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熟睿智的灵魂,同时又拥有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孩童般热情而纯粹的心灵。”
书中,周梵老师循序渐进地带着读者从认识自己,到接纳自己,一步步带领读者最终学会爱自己,爱这个世界。周梵不仅是一个导师,也是一个践行者,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她经历过疾病,经历过创业,经历过所有妻子、母亲都会经历的一切,但是她依然用一颗睿智成熟的心,用好奇孩童般的热情拥抱着生活,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封面上,她的笑容如此甜美的原因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f27e57baea8f92ac.jpg)
武志红老师青春成长系列的几本书是我提起购买回来在逐步阅读的。相对于周梵的书,武志红老师作为心理学界的大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咨询案例要更多更丰富一些。
书中通过案例分析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小孩”,当两个角色出现失衡时,人的行为就会有一定的偏差。或者说,我们可以透过人的言行特点去观察到他内心父母与内心小孩睡的力量更强一些。
由于童年原生家庭的影响,当我们内心的小孩比较柔弱自卑时,我们就常常被类似的角色勾引出自己内心的小孩,或者说,我们常常会喜欢将自己的内心角色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如果投射被接受,那么我们内心的另外一个冲突角色就会立刻跳出来。
武志红老师讲到虐待保姆案件中的雇主魏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魏娟通过各种言行激发保姆表现出自卑,胆小,恐惧的行为,她将自己内心的小孩投射到了保姆身上,此时,自己内心的父母跳出来开始虐待“内心的小孩”。看似她虐待的是别人,从她的内心来说,她面对的是另一个自己。
其实生活当中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处于内心两种角色失衡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让角色处于平衡状态呢,唯有爱可以让内心的父母与内心的小孩和解。
如果在原生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是充满爱的,则内心的小孩就会内心充满爱与感恩,这样才会让内心的父母与内心的小孩力量平衡,相互关爱。
关爱自己,关注内心,给自己也给别人多一些爱,因为,爱可以照亮我们的生命!
愿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被爱照亮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