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玩,就是狗

李玩,就是狗

作者: 光之工作者sunny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2:01 被阅读262次

    在看《狗十三》这部影片时,感觉导演非常想还原中国现实世界中父母子女的关系,这种真实是基于变态的教育观念之下,孩子在畸形的“必须听话与懂事”的训导下的成长环境。

    但遗撼的是,我总是会跳戏,尤其是前半段,除了出演爸爸的果靖霖以外,我看到的都是在演戏的人,而没让我看到真实生活中的角色。

    当然,戏中爷爷奶奶,爸爸与女儿,他们的行为、反应、话语都太让人熟悉了,所以我还是被剧情本身所打动,看得眼泪汪汪,心情无比沉重。

    李玩,一个13岁的少女,父母离异,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里长大。

    她就像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里的孩子一样,从未被真正尊重过。

    她喜欢物理,想学天文,却因英语成绩太弱在父亲的强制下将兴趣班改成了英语;父亲与后妈生下了小弟弟,全家人都瞒着她,父亲暗自愧疚送来一只小狗表示对她的关心。后来狗走丢了,一家人丝毫没有顾忌狗在李玩心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去找,还用各种大道理压制她让她听话。

    后妈出了馊主意买了另一只一模一样的狗回来,撒谎说就是原先的那一只。面对李玩的质疑,全家人都帮腔说绝对是那只走丢的狗……这第二只狗,也没养多久,被淘气的小弟弟打了之后咬人,后妈一怒之下喝斥丈夫送去狗肉店,李玩又面临了一次离别之痛。

    影片结束后,我的脑海里只响起两个字:无解。

    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却又最终管不住孩子无解;父亲对女儿关心不够,动不动就用强权要求女儿听话无解;男人在官场上觥筹交错阿谀奉承无解;而孩子们成为长辈期待下的傀儡无解,一个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无人看到无解,要经历那么多成长的阵痛与蜕变也无解。整个影片所展现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仿佛也是一道无解之题。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与局限,爷爷的糖尿病,奶奶对外在世界的胆小,父亲忙碌的工作与二婚,谁也不曾看到一个十三岁少女的心事。她喜欢的是什么,她讨厌的是什么,她需要的和对未来的期待又是什么。

    孩子内心的一切,在成人鸡零狗碎的生活里,是注定不被重视的。

    李玩,就是狗。

    狗要做的,就是听主人的话。听话的孩子,最好是能被长辈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不能自我中心,不能有自由意志。当它的存在带来麻烦,当它还知道反抗的时候,成人便要嫌它弃它。

    一条狗,想要活命,只有不断的讨好主人。

    李玩在两次失去狗的过程当中,逐渐被驯养成了“听话的狗”。她不再反抗,会哄弟弟,会讨父亲的欢心,会考出高分成绩,会在父亲的酒桌上与叔叔喝酒,甚至最后还能吃下那块狗肉。

    我看到,一个天真的孩子,最终在成人削足适履的教育下成为“成熟”的,“懂事”的,能适应社会的人。

    而所谓成熟,所谓懂事,就是会察言观色,会隐忍讨好,处世圆滑,会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宁愿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李玩就这样在大人的“苦口婆心”“威逼利诱”下成熟懂事了。

    最后,当她在大街上遇到曾经走失的那只狗时,她也不再指望从别人手里要回来,而是默默地走开。曾经夜晚不回家疯狂张贴的寻狗启示已经破碎不堪了,正如她当初不成熟的内心……

    只是这种成长,是以失去快乐为代价的。

    可听话懂事依旧是一个成人对孩子最高最普遍的夸奖。

    谁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就像是一株株被强行扭曲修剪了的盆景,只是养眼而已,却再也无法成为他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畏畏缩缩,生命力也因此萎缩。

    有人曾痛斥我们家庭教育的“七种武器”:

    “要听话”用来杀自由;“要孝顺”用来杀独立;“就你跟大家不一样”用来杀个性;“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玩意儿”用来杀想象力;“少管闲事”用来杀公德心;“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我不许你跟TA在一起”用来杀友情与爱情。

    当李玩们一天天长大,另一个她已经被父母杀死了。长大的那个孩子,必定朝着像狗一样的标准,要他干嘛就干嘛。学什么专业,教什么朋友,什么时候结婚……很多成人正在以养狗的思维来养孩子,他们妄想对孩子的期待与培养都可以用钱,用礼物,用暴力,用好吃好玩的,或者用一句话来解决。

    而这些,恰恰是无知与逃避教育的借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玩,就是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zg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