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不只是故事

作者: 后巷1996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08:00 被阅读189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故事里杨绛先生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一家人的“石子”,回忆历历在目,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只能一人独自思念。我看到了一个朴素单纯、温馨儒雅、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热爱读书和工作的学者家庭,钦佩杨先生文笔殷实、行文妙趣横生,字字珠玑,《我们仨》不只是故事,也是一部生活教材,文学典范。

“石子”:杨先生一家分离时,各自详尽记下的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字里行间透露出杨绛先生对丈夫、女儿的深深思念,也反应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一种在为自己一生做评价,而且得到往生者“丝毫不差”的赞同,他们彼此间都非常了解,熟悉各自的秉性,一家和睦相处,互相理解,是家庭生活的榜样,是许多人向往的“家”。我想“我们仨”应该是模范家庭中的模范吧!

书中许多精致的细节描写更令我赞叹不已,仿佛身临其境正在观赏一部戏剧,场面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形容词毫厘不差的修饰让我总感觉出其不意又独一无二,动词恰到好处的运用总让我“浮想联翩”,比拟的手法也常让我开怀大笑……

读这本书,像是在品一杯好茶,一边小酌一边回味,既烫口又不止渴,却苦中带甘,脑海里和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闪过。看到的不止是《我们仨》的家,还有我曾经的家,未來的家。

以下是书中片段举例:

形容词:

我的研究论文并无价值,不过大量的书,我明正言顺地读了。我沦陷上海当灶下婢的时候,能这样大模大样地读书吗?我们在旧社会的感受是卖掉了什么求生存。

动词:

他躺在椅里看书,也写笔记,却手不应心,字都歪歪斜斜地出格子。

比拟:

我除了这间屋子,没有别处可以容身,所以我也相当于挪不开的物件。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虽以远去,留下的文学遗产对后生来说,应该是“始愿不及此”,愿有来者承其志,视若瑰宝精其学。

相关文章

  • 《我们仨》不只是故事

    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 我们仨

    我们仨 端午节期间,无意中翻阅了杨绛先生的著作《我们仨》,情真意切,的确很感人。突然想写我们仨的故事,卓姑娘(我老...

  • 我们仨

    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依然沉浸在我们仨的故事里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温情在心中挥之不去,我们仨的一颦一笑,一点...

  • 读杨绛的我们仨有感

    最朴实的写作方式,最真实的精彩故事,最哲理的人生思考,在我们仨中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我们仨是对杨绛...

  • 我们仨

    书籍:《我们仨》 背景:很喜欢《围城》,前面的序时杨先生写的,文字朴实有趣,其中提到OO有写《我们仨》的小故事,后...

  • 《你的名字》时空里捉迷藏的动漫爱情。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男女变身游戏似的动漫故事, 这不只是一个“月光宝盒”式的时空跨越的动漫故事, 这不只是一个复杂的...

  • 与好书不期而遇,与你同行!

    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可是不爱读。《我们仨》用梦的形式讲述一家三口的故事,我读来也觉得...

  • 我们仨

    我们仨没有故事,但他的故事有我 、有她,她的故事有我、有他,他们的故事有我,我没有故事。 ——沐子 “我和他又见过...

  • 肩负希望,勇敢前行

    今天我想讲述的,并不只是一个故事。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故事去励志自己,我写的,并不只是励志故事。今天想到了许多,...

  • 故事,永远不只是故事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睡前故事,戳痛脚,易拿易放 1 在季节的列车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车,请别推醒装睡的我。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不只是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bw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