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努力前行的乡村

作者: 林上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23:35 被阅读207次
    正在努力前行的乡村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过去,这个年也就算过完了。

    今天在姐姐家,全家团聚。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话题里总离不开家乡。

    和省会南昌相比,莫说老家乡下,即使是县城,各方面也都是有明显距离的。如果是从北上广深回来,这种对比之下的差距就更大了。

    但是,在吐槽完我们发现的各种问题之后,我们都觉得,和前几年相比,现在的乡村,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从我个人的印象来看,乡村里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首先,回乡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到处都变干净了很多。我注意到,离进村子还有很远的距离,公路边便出现了一米多高的蓝色大塑料垃圾桶,里面装满了垃圾。而公路的路面,路旁的沟渠,都是干干净净的。

    等到进入村子内部,这种干净的感觉就更为明显了。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大垃圾桶,村民们的房前屋后也变干净了。从路面清扫的痕迹来看,是有人在专门做卫生打扫工作。

    进入村子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新房子,漂亮的房子很多。和前几年的新房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新房都有了前后院的整体设计。从很多人家门前经过,我都看到宽敞的前院,硬化的水泥地面,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停了汽车。

    那些农家庭院和以往不同的,还有一个细节。很多院子里都种了青菜,但是也种了花。种花在过去是不多见的。院子的设计很合理,兼顾了实用和美观。

    一路走过去,两边都是新房子,通常都是三到四层,崭新而气派。这充分说明,村民们的收入上升,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

    汽车的普及,在乡村里是特别明显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车,很多院子里停了不止一部车。

    老人们说,现在的年轻人,村头到村尾串个门,都要开汽车过去,把人给养懒了。

    而在我看来,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自豪呢?

    第三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现在农村的文明风气和文化氛围。

    文化和文明,是内涵特别广的一个范畴。首先,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可喜回归。越来越多的人捡起了那些淳朴的传统,公序良俗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发展。传统模式的文化活动,在乡村里开展得很好。

    村庄的文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其中,老年人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青壮年都在外面打拼,老年人生活的安定与幸福,意义尤其重大。老年人老有所养,主要依赖家庭进行。但老年人想要老有所乐,就必须依赖村组织建设,单靠个人或家庭,是无力展开的。

    我看到村庄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老人们在里面,可以打牌、听戏、下棋、喝茶聊天、跳广场舞,等等活动。老人们能有地方可去,有人说话,有人在一起玩,年轻人也就放心了。

    再说到年轻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现代文明的深刻影响。青壮年人都基本上在工作,或者远离家乡,或者就在附近。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非常接近大城市。智能手机和现代网络的普及,给他们接受现代的文明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比如说饮酒。过去每到逢年过节,酒桌上拼酒,或者劝酒的风气很浓,结果呢?伤身伤胃还伤感情。现在的年轻人喝酒,一般都点到为止,以宾主尽欢、大家都能开心接受作为标准。更多的时间,都用来聊天,互相交流信息和对各种事情的看法。

    以往过年,特别令人痛心疾首的,就是打麻将赌博了。经常听说有的年轻人一夜之间,就把一年打工辛苦挣来的钱输光,从而引起各种家庭矛盾和纠纷。今年回去,看到打麻将依然流行,但是赌博的成分大为减少。那种职业性的打麻将赌博行为,就更少见了。大家都变得更加理智,打麻将成了亲朋好友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第四个方面,就是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这个方面,又要分成尚未婚嫁的和已经成家的两类。

    尚未婚嫁的年轻人,在寻找对象的时候,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的追求物质硬件,或者金钱地位。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通俗地说,就是找到三观接近的对象。

    以前听到年轻人拒绝对方,给的理由通常是对方家境不好,收入太低,家庭负担重等等。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拒绝的原因是,初步交往之后发现和对方三观不合,或者性格不相投。他们更希望找到在精神层面上和自己有共鸣的伴侣,并且抱着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而已经组成家庭的夫妻,在过去,在我的家乡这一带,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做工。有的是夫妻一起,在广东,福建甚至江浙一带打工挣钱。有的是丈夫在外打工,妻子留守家中。这样的家庭状态是不健康的,不稳定的。夫妻无法团聚,或者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教导。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教导,在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家庭温暖,容易导致生活的困难和心灵的创伤,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而这几年来,随着家乡乡镇企业的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大量的打工人群返乡就业。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力量的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家庭,让自己的孩子在充满了温暖和照顾的环境下长大。

    在我看来,这种转变是非常可喜的。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够健康而稳定地发展。人们只有在稳定而温暖的家庭中,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当成年人和儿童都有了健康稳定的家庭作为依靠,无论是成人的工作,还是儿童的学习,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青壮年的回归家乡,不仅解决了夫妻的问题,儿童成长的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养老的问题。老中青幼各个层次的问题,都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解决。这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该具备的样子。

    最后,我想对网络上的很多文章吐一下槽。

    近些年来,每到过年前后,随着大量人群的返乡,关注乡村问题、揭露乡村弊病,或者有关城乡对比和差距的文章,比比皆是。其中,固然不缺少有深刻理解思考的文章,但是,那些引起轰动和围观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揭露问题,甚至是抹黑乡村的。在某些作者的笔下,他们所写的乡村,俨然已经成为污垢之地,毫无希望。

    也许各地的情况确实不一样。但是,我仍然希望,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或者至少有一定话语权的人,能够看到乡村里的进步与发展,能够深入到乡民中间,看到他们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甚至是曲解和抹黑。

    作为最广大的普通农民,他们本来就缺少话语权,缺乏为他们发声的人。很多时候,当他们被污名化,被损毁,甚至被侮辱的时候,他们没有途径为自己辩解,因为他们缺少途径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能承受所有实与不实的批评与指责。而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很多人是完全视而不见的。

    不过,说到这些,我忽然想起村里的一位长辈说的话。他说:“管别人说什么呢?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

    的确,这才是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开颜棠棠:我老家那个房子周围几乎是人荒了,只剩了几位老人。
        林上雪: @开颜棠棠 所以我才觉得青壮年返乡就业是一件好事,这样农村才能保存生机和活力。
      • 王佩:写得好,是要有人发出真实的声音。
        林上雪: @王佩 谢谢老师的肯定。目前我看到的有关乡村的文章,大多是缅怀过去,对于现状往往避而不谈。而引发热议的往往是曲解甚至抹黑农村的内容,因为这样才有关注度。在某些人眼中,农村俨然已经没落到毫无希望了。而我认为,这是极其片面而武断的观点。应该要有更多的人来为农村和农民正名了。我力量菲薄,但是仍然想尽力而为。
      • 一本万利:嗯,等待更新,我是吉安的
        林上雪: @一本万利 已经更新,请指教😊

      本文标题:正在努力前行的乡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z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