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因没有丝毫降低毕业标准,7900多名学生里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这些人里最终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今天结业了,这似乎是个喜事,为了不扫兴,我也假装高兴了一把,能学到些东西终究是值得庆幸的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叶炜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中清新的指出了一个观点,国家治理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尤其在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时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国两制不是新发明,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有一国两制,甚至三制四制。南北朝、南北魏,还有郡县制、州府制和盟旗等并存,不仅是名称的差异,大都是这个原因。 学历史还需要记住一个道理,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关键。……想治疗人类的愚蠢,办法之一可能就是加点儿谦逊。人一旦认为自己的国家、宗教和文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就会认为自身利益比任何人甚至全人类还重要,于是让各个国家、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有没有感觉和现在的国际形势很相似,那个很能打的中东小霸王好像很危险。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在《领导理念与领导艺术》中讲到,想要作一个有为的领导,要重视胡适开的这方药剂:兴趣丸、理论散、实践汤、问题丹。自己体会吧,耐人寻味,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