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这回事

作者: 樱之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2:55 被阅读48次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作一名科学家。

    有这个念头,跟时代有关。78年改革开放,报纸风格也在逐渐转变,从内容到排版到插图,表现在各个方面:“砸烂”、“批斗”、“专政”等冷冰冰的词汇逐渐消失,而“科学”、“春天”、“革新”等词出现的频率多了起来,插图则由针锋相对的斗争场面变成了争分夺秒、大干快上以及科技工作者身穿白大褂做实验的场景。

    我感觉到能够跟瓶瓶罐罐中的化学品打交道是很高端的事情,比起我那时候日常要干的活比如放羊、拔草、锄地要看上去更能称之为“工作”,更高深,而且更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至于我自己更喜欢干什么,则没有进入“理想”这个范畴。“努力”的意义就是要变成社会需要的人。

    那时候有一种在人群中通过或不通过言语的意识在流传,就是能够学好数理化的学生,是有真本事的学生,文章写得好,历史地理学得好,也能得到夸赞和尊重,但比起数理化,还是差了一点。一直到高中阶段,八十年代中后期,这种认识仍很流行,学文科的被认为是理科学不好只能学文的。如果理科成绩好,老师会劝说学理,即使个人更喜欢文。

    对于我来说,“喜欢”这个词则根本没有进入选科的考虑因素中。我毫不犹豫、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理科”,因为学理科就表示有“真本事”,其实我各科的成绩都差不多,没有偏科的现象,我也没有表现出对哪门课及其热爱。

    高二、高三阶段,有一阵子我突然觉得学生物很酷,其实是觉得生物更高深和高端,因为之前哥哥姐姐们的高中,连生物课都没有。对生物着迷了一阵子后,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也许受报纸电视剧影响,也许是脑子一抽筋,忽然觉得做管理很风光,一心想报跟管理有关的专业。

    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管理是干什么的,也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合适。

    多年后再回头看,那时候的选择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内在上更注重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对于自己是否合适,仅仅只考虑了所选专业对基础课程的要求,自己是否能得到好分数,而更重要的比如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一点没有考虑。

    后来我的专业是管理数据的,跟当初想象中的管理关系不大。再后来,我对不断追赶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语言感到疲惫不堪,于是转而重新学习另一门专业。然而,再次毕业后的工作跟后来所学关系也是微弱的,虽然同为经济范畴,但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

    看,我的工作跟当初的理想相去甚远。

    当然我也在不断反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为什么不能学一行,爱一行。除了毅力、专注等品质以外,我也思索理想这样的东西。

    我发现孩子跟我就不太一样。

    我女儿的第一个理想是蛋糕师,后来变成芭蕾舞演员,作家,编剧,服装设计、建筑师等等,她的想法也一直在变化,但是我发现她的每个想法都是实实在在生活中能找到的职业,非常贴近生活。

    回想我的理想,则一直是一个范畴,一直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比如科学家、生物、管理,涵盖范围很大,没有跟具体的职业挂钩,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遐想。

    这可能跟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有关,也跟整体社会理念有关。当然跟具体的人也有关系,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想都象我的理想不着边际。

    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还是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偏好和特长把这些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去,这是不同的教育和培养理念。

    女儿从小学毕业开始,学校就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每个孩子进行测试,判断出大概的范围,然后孩子们会在不同的职业方向轮转学习不同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对自己进行分析,更喜欢什么,更适合干什么。可以选择一个方向学习一阵子,发现不喜欢,下一年更改到其他方向都是可以的。但要求是严格的,比如如果选择写作,则需要在学年末出版文集。

    西方的大学,进去之后几年内都不确定专业,给学生更多调整和选择的机会。

    社会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测试、分析、选择的机会和环境,反过来对社会也是一种促进。因为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会把更多的时间和思考放在了上面,从而更有可能做到极致,

    用所擅长的事为社会贡献价值,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不是先看哪种工作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去选择哪种工作。

    我觉得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想这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r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