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六点到八点,是我最困的时段。这个困意跟了我几十年。如果在那个时段躺一躺,精神就会好许多。如果没有在那个时段休息,晚上后面的时间做事效率极低,那种挥之不去的劳累感会一直跟到睡觉。偏偏我又喜欢把一些事情拖到晚上做,于是就出现了“困——做事效率低——熬夜——困——做事效率低”的循环。但是不能天天一回家就睡觉啊。我尝试用各种方式在那个时段赶走困意,吃东西,耍手机,看电视,看喜欢的书籍,做喜欢的运动……不管怎么做,目前都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解决那种困意带给我的困扰,除非那个时候睡一觉。身体节律如此,我一定要改变吗?也许顺应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曾经,我说话喜欢轻言细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嗓门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还不自知。上学期期末,请孩子们写建议,好几个孩子提到“声音小一点,保护好嗓子。”我才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前几天教室搬到四栋,和五班的教室就隔着两扇玻璃窗,一个狭窄的过道。只要声音稍微大一点,对方的教室里就能听到声音,甚至会相互干扰上课。我一直收着自己的嗓门说话,音量降下来,说话的速度也降下来,上了两天课,很顺,嗓子一点儿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今天因为一个孩子又表现出”油盐不进“的状态,我提高八度音吼了几句,马上有孩子给我做手势,让我把声音收着点,并给我指向对面的教室。我明白了他的提醒,收回了声音,也收回了情绪,小声自嘲道:”哎呀,瞧我这嗓门,影响到五班上课了。我改,我马上改。“孩子们和我眼神对视,会意地笑了。大嗓门的习惯似乎有好久好久了,一不小心就顺应着开始了,可是,我一定要顺应吗?不,改变才是最终的出路。
本学期先上古诗,经典文本,重在以文化人,不刻意去做单元整合。孩子们很熟悉学古诗的流程: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第一首诗歌还是按照这个流程,侧重点却落在了”悟诗情“。《宿建德江》紧紧抓住”愁“字,探究诗人有什么愁。有孩子说是思乡之愁,有孩子说是孤独寂寞而愁,有孩子说是政治抱负没有实现而愁,我将三种观点板书出来,请孩子们为这些观点找证据,关于思乡,有人找到了”移舟“,说明诗人在外乡漂泊,肯定思念亲人,有人说”日暮“这样的环境,也容易引发人思念家人,有人说”客“字说明他是在异乡,”独在异乡为异客“,以诗解诗,也说明他思乡。有人说”野旷“显示出了他的孤独与寂寞。有人说”天低树“也表明作者的情绪低落,我们平常心情好,看天,就会就觉得天空辽远,不会有”天低树“的感概。有人说”月近人“也说明他的孤独与寂寞,因为他无人作伴,只能与月亮作伴,因此那遥远的月亮感觉也是亲近的了。第三个观点,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孩子们说,古诗里看不到证据,只有查找诗歌的背景。于是,我们一起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写这首诗歌的背景。从他们的眼里,能看出他们是真的理解了诗歌,也理解了诗人,朗读的时候,情感语调轻重都表达很到位。最后引出诗歌里月亮的意象,想开去,积累关于月亮的诗歌,再品味最后两句的意境,让孩子感受”有我之境“,引出触景生情,借物抒情的写法,感受诗歌寓情于景,情境交融的写作特点。再对比以前学习诗歌的方法,他们发现六年级学诗歌,看起来学习流程没有变,可是比起五年级的学习,理解更深,拓展更多,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也更高,这里面有顺应也有改变,顺应的是诗歌”由表及里“的基本学习规律,改变的是学习重点,甚至还可以改变学习流程,比如原来的前三步并为一步,自主预习后交流就解决了,悟诗情特别需要大家扣住关键内容,展开对话,引发思维的碰撞,理解才能更为深刻全面。
顺应否?改变否?全都因人因事因时而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