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胡思乱想简友广场
【听课小记】 顺应改变

【听课小记】 顺应改变

作者: 风糖_ | 来源:发表于2022-11-18 12:41 被阅读0次

知道与做到之间,似乎隔着十万八千里。(听课,是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活,这几天就自说自话吧。)

从昨天开始,有了一项新工作,线上听课。

在我们这,大范围的线上教学至少启动过3次了,大家的装备升级换代,平台的性能也有了显著提高,所有人的心态更趋平稳,渐渐被迫接受了这种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即便回归学校,那些发烧的,咳嗽的,感冐流鼻涕的,都会被严格要求在家学习,部分学生还是绕不过线上这种学习方式。

既然打不过,我们就加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时间长了,各类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少策略和方法,还有很多一线教师的讲座,里面有新意的地方看得人兴致很高,觉知出了线上教学的魅力。

有位分享教师说:线上不是线下的翻版,如果还用线下的授课内容和组织方式,那师生注定会很累很累的

因为每天都要日更,对听课任务还是很积极的,想找到线上教学的闪光点,也可以为公众号出一个专栏。

相继听了两节课后,有点失望。

评心而论,这两位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老师,从内容上看,很扎实,开始是复习回顾,接着导入新课,可能是时间紧,导入都是开门见山,时间也很合理,讲到重难点、易错点时,还直接强调这个地方是重难点,要求学生认真听。过程中学生该演算的时候演算,该写字的时候写字,老师把线下的流程精减后带到了线上,也有互动和连麦,之后是布置作业,想必作业也会认真批改。

这样的课好不好,我想是好的,如果在线下,效果估计还不错。

在线上呢?我忽然有点明白前期调研的时候,许多老师提到的问题:“学生不自觉,家长要督促。”

是呀,这样的线上课,是需要学生有极大的耐心和自律,不自律的学生旁边要有一个陪学的家长,时刻监督,或者最起码家长要每天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督促学生学习。

这让我回想起前天晚上单位的线上会议。

从晚上7:30到晚上近10点结束。

一开始,大家都开放视频,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大家主动露脸打招呼,学习使用虚拟背景,场面一度很是欢快。

接下来,老板开始布置工作,让大家就学习内容分享,每人3分钟,这样就到了接近9点,一看时间过长,部分老师就不分享了,让另外三位领导布置教科研活动月的工作。

腾讯会议,很好组织,有杂音问题就全员闭麦,然后开放指定人员话筒。当然,参会的人员信息素质和自律能力与小学生比会强上一些。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发言中,我发现大家的视频都关闭了。

这就很微妙,一下子体会到了上课时老师的恐慌:他们,在干嘛?

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息。

等到任务都布置完了,老板道:“都把摄像头打开,看看谁没在,咱们合个影。”大家纷纷亮相,拍照时,人也没齐。第一次线上工作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是会议,也和上课有一定的相似性。

分享,还不是一言堂,是不同的人在发表观点,且说得很有意思,那为什么越来越沉默?

想起了丽华校长写过的开会经历,提前定好五位联麦人员,讲话时还临时联麦其它人员,会后还有总结与提炼内容的展示。

可以说,线上会议或课程的组织形式与互动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昨天的会议,提前让每个人在群里把自己的主要感想列成条目式,发到工作群里,先有一次小碰撞,那会议中共同的体会可以少说或不说,省去不少时间。

当有一位发言者讲话的时候,其它人在干什么?

可以让他们对发言者的主要观点中认可的地方,或重述、或总结、或引深、或肯定,哪怕点个赞当个气氛组也好。当然气氛组适可而止,多的话会让人觉得流于表面,惹人生厌。

最后,微信评论区的观点会形成较有价值的记录。

卷入,是近来教研也好,培训也好,听得最多的词。

在线下开会时,老板可以用眼神与声音一起和大家交流。在小小的会议室形成的特殊场内发酵,发展最大的作用。可在自己家里呢,这个声音还有凝聚力嘛,能传出多远?到没到接收者的心里去。

你发出的指令,后面要尽快跟上你想接收到的反馈的指令。

相关文章

  • 【听课小记】 顺应改变

    知道与做到之间,似乎隔着十万八千里。(听课,是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活,这几天就自说自话吧。) 从昨天开始,有了一项新...

  • 顺应改变

    好久没有动笔写字,今儿特别感动,来记录一下,很顽固的我,终于开始慢慢适应变化,跟随上带领,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有些事...

  •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我们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顺应我们的情绪,顺应事态发展变化,顺应宇宙。顺应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

  • 听课小记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张老师让学生在题单上画...

  • 听课小记

    今天听了4节合作学习的课,听完以后觉得少了点什么?细细品味,原来是少了语文味;同时又觉得它与众不同,什么不...

  • 听课小记

    吾已教学九载,倾囊而授!而今听师一言,深知功力尚浅!专业精修,方为人师!学共一体,路途之遥,需集众之力,观之他人...

  • 听课小记

    感知力与洞察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这在美术学科的学习中展现得尤为明显,如何让从小生活在空调房里的孩子们感知到冬是冷的、...

  • 听课小记

    今天听得到的每周新书盘点,陈章鱼说到了《写作这回事》这本书,是斯蒂芬·金写的。 说到了斯蒂芬·金是一个高产的作家,...

  • 听课小记

    张颖老师此次执教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张老师先从本词作者苏轼聊起,紧张且有挑战性的古诗游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 听课小记

    天有些冷,心里却觉得暖。 听到两场精彩的讲座,比讲座更精彩的是收获。 肖培东老师讲情境创设,王君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小记】 顺应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lp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