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论语》学而篇第一的第六章学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本章意思浅显明白,是说年青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仁德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要把前面这些都做好了,才能学习书本知识?
孔子认为是这样的,但一个人在年青的时候本来就是要学习的,按照孔子的意思,年青人先在家要孝父母,出门要悌兄长,还要谨言慎行,还要广泛地关心他人,还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哪他还有时间学习吗?
实际上我们看,这根本不用担心,学习书本知识与做好这些事没有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要了解一下全人教育这个概念。
全人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卡尔·罗杰斯)全人就是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心力融为一体的人,全人教育不再单一注重知识或技能的教育,而是还要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样,全人教育首先是学习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第三还要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
全人教育是后来才有的概念,但儒家教育思想的主旨就是全人教育,即全面注重人格、人才、人文的教育。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和教育好像都缺少了人格和人文教育,只知道把学生培养成人才,而忽略了伦理责任、道德品格的教育,也没有人性教育,也没有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很强,但他们很难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完善自己的生命,怎样成为一个完备的人。好像现在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器”,只是一种工具,只是发挥其“器”的作用,而看不到他们是“成人”,是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成为这样的完善的人,既有学习做人和道德品格的人格教育,也有学习知识的人才教育,也有学习和谐发展心智,培养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现在缺乏人格和人文教育与社会发展有关,与现行教育制度有关。作为单一的个体,我们不能左右和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评头论足,但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接受全人教育的观念,力求通过全人教育,使自己尽可能地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人才教育不用赘述,我们先来谈一谈人格教育。简单来说,人格教育就是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君子。
君子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就是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而且文雅和朴实相调得当。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君子的本性就是仁义礼智根植于心,所以他们的特征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即有理想人格的人,他们品行高洁,与人为善,懂得做人和与别人和谐相处。
1923年,梁启超先生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讲演,他问学生:“为什么进学校?”“为的是求学问”。他再问学生:“为什么要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梁先生替学生回答了。
当然教育不止做人这一条,但学习做人是每一个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做人就是学做君子,爱人恕人,立人达人,实现自己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帮助别人一起提高。
我们看历史,实际上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最注重的就是人格的教育,就是学习做人,他们的启蒙教材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也可能会让儿童接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而这些教材,几乎每一本都在讲做人的道理。但现在不一样,小学教育就不说了,就连有的幼儿园都开始接触语文、数学了,这是培养超人还是训练机器战警啊?
有人会说,只要把学问做好了就行了。诚然做好学问是立身之本,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但是如果前提是不懂得怎样做人,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可能酿成恶果。今天高学历者的犯罪率越来越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复旦投毒案,北大学生弑母,美国电影院惨案等,这个必须值得我们深思。
再说人文教育,很多人学习一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们就是做不到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做不到自我的体悟与心灵的觉醒。他们不能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不能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成了一个个没有精神的人,一个个没有正气的人,如行尸走肉,器物工具,浑浑噩噩在世间走一遭就完成使命了。
所以人文的教育同样重要,这样的教育可以放在大学阶段完成。通过人文教育,可以促进其心智的成熟、人性境界的提高、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梁启超先生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得到启发,他说,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这就是全人教育,让学生通过受教后,可以不惑、不忧和不惧,实现人生的充实和生命的圆满。
全人教育讲了千百年来了,至今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倒是让现在如雨后春笋般的国学教育抢了先机。如今遍地开花的国学班很精确地瞄准到人格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扬起国学教育的大旗,吸引了众多全人教育的拥趸者的追捧,一下子热了起来。我们先不管这些国学班教学的效果如何,我们先为他们独到的眼光,勇于在人格和人文教育开创先河点个赞。
但国学班的创建并不能完全解决全人教育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每一个人能否意识到自己要成为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