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主题
其实主题更像是一个大概念。
它是把书的内容这件事抽离出来看问题。
比如你读了一本书,看完后,你知道了他是什么主题,是战争?爱情?还是学习方法?心理学?
我们通过将这个主题进行归纳,并在这个主题上去做延伸性的阅读,就有可能在某一个主题上,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树。或者也叫知识结构层。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是:延伸阅读。
所以作者在书中说:建议读了一本书后,再去找和这个书主题类似的三本书来读一读。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事情也不仅如此。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每一本书,都有其自己的结构。
通过对一个题材类型的书籍进行结构上的对比,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对待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作者不同的解决方法和视角。从而根本的提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程度,培养我们辩证性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也让我们更容易的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法。
就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来说吧。
在结构那个阶段,作者讲了一些理由、观点、乃至提问的观点(上一篇里说的)。
然而,作者并没有详细的说如何去操作这些问题。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完书后,会知道作者要我们去提问题,找观点,然而一到了实际的问题上,却又懵懵懂懂。
而你如果这个时候听了作者的话,去找了三本以上的同类书籍来阅读的话。如果运气好,你会发现有一本叫《学会提问》的书,整本书都在教你如何去审视作者的理由、观点,乃至提出问题。
而成甲的一本《好好学习》则又在教你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精进,让他不仅仅用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而是用到更多的场合里。
……
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用一本书,开启了一片你以前可能完全不曾了解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要比你想想的宏大。它可能从原来的一个点,延伸到了很多你以前都不曾注意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却对整体的发展又是那么重要。
所以,当知识到了这里的时候,它不在是孤立无援的了。它们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借鉴,抱团发展。就像人体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此时它们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得到了有效的链接。而生理学也证实了一件事,就是当我们的大脑中对某一件事情的神经元突触链接越多的时候,我们也就越容易产生记忆,甚至越容易产生新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