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叫《我小叔才50岁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的文章火了,发文博主认为自己的小叔没什么朋友,也不爱社交,生活每天两点一线,才50岁就和社会脱节,过着一种被社会淘汰的日子。内容一经发布就登顶微博热搜引发了上万条转发和讨论,有人说这是“活通透了”,有人觉得“太过自我”。但科学研究表明,太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暗藏着不健康的风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7130610/30f8347906f6dc16.png)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关于社交隔离的研究显示:社交隔离会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2%,还会导致肿瘤死亡风险增加24%,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34%。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家利维亚托莫娃的一项实验还发现:不管主动放弃社交还是被动缺乏社交,我们的大脑都并不喜欢孤独,当人们长时间缺乏社交活动,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饿非常相似的反应,会焦虑、恐慌、更加渴望社交活动。所以,如果我们长时间过着“完全独处”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和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的基本需求。可能很多人会说:我社恐。没关系,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天花几分钟和弱关系的人聊天,生活幸福感更高。弱关系是谁?就是我们身边“脸熟”的人:一起接孩子的家长、菜市场的阿姨、同时出门的邻居等等。
想要生活好,混个脸熟少不了。感情不能强求,但关系却可以长存。用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去社交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