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带上家人去了一趟珠海横琴旅游,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横琴蚝』(“横琴蚝”在珠三角还是比较有名气的)。我去了两家吃横琴蚝的店,一家是传统的海鲜大排档,另一家是在高档商场里的连锁经营品牌店“蚝大仙”。两家店其实在生蚝的味道上,都差不多,但是在档次上,商场的那家店就好很多,当然,价格也贵一些。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蚝大仙”能够把生蚝做成一个品牌来经营(另一个熟知的就是老纪的“老纪蚝宅”),就是在传统大排档、杂牌餐饮店中突出重围、降维打击的一个做法:
1.进店slogan“横琴吃生蚝,就去蚝大仙”,用的句式就是此前笔者分享过的进店标语句式,突显出品牌的自信;2.通过菜单上的文案,塑造和呈现出品牌创始人的创业故事,让人们对这家店的生蚝有感情加分;3.通过比较上档次的装修风格、舒适的座椅、适宜的温度,摆脱了消费者以往对吃生蚝就要大汗淋漓的印象和认知;4.通过展示标准化养殖生蚝的图片,告诉消费者“你吃到的虽然不是野生的,但却是可以放心吃的生蚝”;5.通过服务员对顾客语言提示“现场开蚝请稍等片刻”,来进行“新鲜”的『心理暗示』……这些经过“标准化”的做法都在塑造着一个品牌的“高贵”感。
另外有一个例子,是我从路长全老师那里听到的。他说他有个学生,是卖油条的。油条这个品类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不知道多久了,但是消费者一直会有一个认知上的痛点:油条虽然便宜好吃,但炸油条用的油,一来可能是地沟油,二来经过反复高温加热会变质,所以油条并不健康卫生。而这个学生,决定让“油条”高贵起来:先是坚持使用好的油来炸油条,其次是坚持每天都会更换油,再就是把定价拉高,毕竟,他家的油条是“与众不同”的。一开始,顾客对这家店不同于其它油条店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还嫌贵。后来,为了显化出他家油条是每天换油来炸的,就把两碗油展示出来,一碗是新鲜的金黄色的油,一碗是反复炸煮过后的发黑的油。这么一对比,再配合海报把“超级话语”放大,陆陆续续就有一些开着豪车的顾客来买油条。这就说明,他家油条品牌,开始在顾客的认知中拔高了档次(“高贵”感)。
营销的一大目的,就是让你更加“不同”(差异化)。如果某个品类还处于野蛮生长、没有标准化、没有头部品牌、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高贵”起来,先抓住那20%的顾客,再辐射剩下80%的顾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