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一母养七儿,七儿难养母。
父母对子女都是全身心的付出,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血都掏给儿女。但儿女对父母的爱却有所保留,总是兄弟姊妹间相互攀比,谁都不肯多付出一分一厘。
【有感】西方有句话:最接近于上帝的爱是父母之爱。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一直都在提倡孝道,千百年来也涌现出了大量孝子贤孙的感人故事和传说,更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道名句广为流传,但再孝顺的人,他回报父母的爱恐怕也难及父母给他的十分之一。
俗话讲:人心朝下长。父母对孩子无条件、无私的爱是保障人类长期繁衍生息的必然要求,自然界的动物亦如此,更何况人类呢。父母之爱之所以伟大,就是其全身心的施爱却从不求回报。中国民间流行的 功利化的“养儿防老”说在现实生活实践当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市场。可能一部分人生孩子之前还有这种念头,可一旦生了孩子,人性中天然的父母之爱便会苏醒,将那一点点私利之心冲刷的一干二净。
凡是伟大的东西,大都是无私的,是牺牲自己来谋利他人的。父母之爱之所以称得上伟大,其必然也同样含有这一特质。人们常常喜欢把父母之爱和孩子的孝心放到一个天平上去称量,希望能够平衡。可我觉得它们从来就不在一个天平上,就像大海与河沟、高山和土包,是无法放在一起比的。我更赞同爱的代代传承说,即父母给我们的爱,他们的父母已经给了他们;我们给孩子的爱,我们的父母也已经给了我们;同样,我们的孩子也会将父母之爱给他们的孩子。每一代都白白地得来,再白白地舍去,依此代代相传。通俗一点说就是,父母之爱也是没有理由要求回报的,因为他的父母早已经回报给他们了。因此,身为父母,以后再不要动辄居功自傲地说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应该如何如何才能对得起我之类的话。
父母之爱是无私的,因此应该得到尊敬和感恩。也正因为如此,无论东西方文化,都要求孩子当孝敬父母。某种程度上说,这无关乎索取和回报,却关乎良心和道德。一个连奉献了无私之爱的父母都得不到尊敬、感恩和呵护的社会,又怎会真正地建设仁义礼智信、建设真善美等社会公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