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 星期六 阴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8611/a4a4ed3078fb39c6.jpg)
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会识别真实,而是偏偏把好似虚无莫名其妙的东西,当做对的。人只有如此,做着许多无聊,无益的坚持,只因这是对的。若不如此,我们真成了天地之间的刍狗了。
活在世上,我们都在坚持着内心的渴望,想寻求内心的声音,找到心灵的归宿。我们渴望看到不同的世界,看到那五彩斑斓里的故事。当我们独自踏上这孤寂的旅程时,难免落寞,难免形单影只。一个人的世界太过狭小,一群人的旅程或许才是真正的旅程。
我们在现实社会里找寻团队的力量,力求共同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三十六骑》作者在他的小说中为我们写出了一群可爱而侠义的伙伴们,他们从素不相识到彼此相知,再到生死同命,共同踏上了逐梦西域的旅程。
这是一部让人大开眼界的小说,也是一部在现实与虚构中来回切换的小说。小说从类型上说并不属于传统文学的类型,他既有网络文学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武打情节,也有历史中真实存在的过去,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的融入。
本书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一种类型体。书既保存了现实存在的人物背景和历史事实,又在不改变已知结果的情况下对人物和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设置。
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对写作者的要求相当高。但这本书的作者念远怀人他做到了,且写的相当的精彩。作者念远怀人,原名黄学祥,曾是专业美术,做过设计师,后以编辑文字为生。
念远怀人,他在历史,神话,以及哲学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爱好读书,且涉猎甚广。因此他的小说带有很浓的江湖风,很深奥的哲学思想,以及很神奇的神话故事。
他喜欢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况,喜欢各抒己见,互相促进的文学交流与切磋。无奈那样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已经凋零,所以他把他对诸子百家的遗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盗家、剑家人。这本书就是他个人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产物。
书以永平十六年,汉明帝出兵匈奴,欲再通西域为历史背景,以班超受命为主线,带领读者与三十六骑一同游走丝绸之路,看西域奇人奇事,赏各地独特的瑰丽景色,共同见证班超等人一统西域的过程。
在《后汉书》中记载,班超弃文从军后,因自身能力突出,且胸怀大志,因此有幸被皇帝安排出击匈奴、又使西域、平定五十余国,以功封定远侯。班超平定西域后,常驻关外三十余年。他一直坚守自己的目标,为保护边关,维护和平,而献身。他的用心与奉献加强了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班超此人在正史中已经足够的惊艳,那么再写关于他的小说需要推陈出新。他本身已经具有英雄主义色彩,自身的经历足够传奇。那么如何才能把他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就是一个难度,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一反常态的淡化了班超的主角光环,加重了三十六骑成员的笔墨。
书中明线是出使西域,统一西域,暗线则为皇帝谋长生。而在这场出行中,不仅有明线暗线还有作者以及班超等三十六骑的成员的隐藏线。这是一部多线条的小说,但作者写的天衣无缝。
作者塑造的三十六骑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且各有绝技。三十六骑中汇集了诸子百家中业已消失的墨家、剑家、盗家、史家、兵家的传人,还有夜郎人以及月氏人。他们共同因班超而集结,受命于皇帝,一路西行开疆扩土。而为何这些能人异士甘愿出使西域,对于他们自己,西去则是各有目的。
可以说此次的西域之程,对于三十六骑的成员是一场大冒险,也是一个非凡的经历。作者在三十六骑成员出使西域前做了一次整体的亮相。三十六骑成员一字排开,为我们做了一次霸气的开场,也为我们展示这些人的决心,一旦踏出,等待他们的就是只有成功,哪怕付出一切。
班超此次出使西域,概因他为梦魇困扰。出使西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他遵循内心原始的驱动,去寻找一个可以解惑的方法,看能否获得内心的安宁,进而可以安然入睡。
班昭,班超的妹妹,擅萧笛,她能文能武,文笔好,才气袭人。在本书中班昭绝对是重要人物,她的望气特异功能,为班超避免了很多麻烦,也网罗了了很多人才。在书的后半部分,班昭因不舍兄妹之情,放弃属于九天玄女的长生和使命,与班超共进退,可以说极重情义。
三十六骑成员一路西行,在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香车宝马,西域美人,以及玉石等奇人奇物,更看到了三十六骑征战沙场的震撼场面。他们一路在鄯善斗勇、在精绝斗智、在于阗于女巫混战。班超一行人,在疏勒扶正了王统且大败匈奴于车师,他们在西域完全开启了一个属于班超,属于三十六骑的时代。
看完本书我们会发现,这本书并没有夸大班超的人物形象与丰功伟绩。作者更看重团队的力量,而不是班超个人的能力。此书命名三十六骑的原因大抵如此。三十六骑同心同命,共赴西域,共同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一场热闹的盛宴,最终曲终人散换来的不过是一场悲欢。
热闹背后往往是一场心酸,三十六骑最终只有十几人荣归故里,班超至老方回中原,玉门关外一守就是几十年。他的精神让后人敬佩,他的执着让人动容。
我们通过三十六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看到了江湖儿女的同心同命的誓言,看到了永不背叛的决心,更看到了历史背后、光环背后、人物背后的故事。
原来所有的努力都是遵从本心,破开虚妄从真我中找到自我。人之所以为人,不过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需要的东西。只有去找寻,去追寻,我们终会找到本心,做回自我。班超在找,念远怀人也在找,我们都在找,那么如何能找到,如何选择,如何在国之大义与儿女情长中选择,看完三十六骑你会知道。
这不仅是一场西行之旅,更是一场文化之旅。不仅是与西域各国在交战,更是一种精神文明层次的碰撞。三十六骑的胜利不是胜在武力,而是胜在文化,胜在国之底蕴,这是必然的胜利。
就如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书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他思想上的一种成功。他追逐的不是表面的虚荣,而是他内心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
他读书不仅是为自己,他想通过读书进而写书,用小说解开缠绕在内心那不吐不快的谜团。他在写的同时,他的思想也如三十六骑一样在碰撞。如何让诸子百家让神话哲学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完美交融且能各领风骚这是个问题,也是个他要必须去融会贯通的过程。
读完本书,我们会被书的内容惊讶,被作者的构思精巧而惊奇,对这片神秘的西域之地而感兴趣,对书中所阐述思想而感到震惊。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小说,很多事情,很多愿望,很多想法,当我们去追逐了那就不留遗憾,不要去想未来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无法接受,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或许才能活的更像人一点。
网友评论
文中是不是有一处错误,应该是班昭不舍兄妹之情,是不是名字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