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与“乐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头悬梁,锥刺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些名言,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了。听起来很励志,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但为什么非要把“铁杵”磨成针呢?
为什么读书非要这么苦呢?
人类是必须苦读呢,还是另有乐读的途径?
读你喜欢的书会不会就是幸福愉快的?
《论语》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曾跟随思想家王阳明学习的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倡“乐学”,反对“苦学”,并作有一首《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是的,读书分为“苦”与“乐”。
我们普遍认同:学术性书籍读起是“苦”的,小说读起来是“乐”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
你能看到的“苦读”,但不一定能看见他其实是甘之如饴,乐此不彼。
你看到的“乐读”,但不一定能看见他开始读书时,十几分钟就犯困。
你能看到的“苦读”,但不一定能看见他坚持读书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以及收获了什么。
你看到的“乐读”,但不一定能看见他开始读书之后,更加迷茫的那段时间。
你看到的“苦读”,是真的,但它也是“乐读”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你看到的“乐读”,也许只是为了炫耀自己有才学。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资”在网上广为流传。
我赞成这句话,但不代表着“读书是赚钱最快的办法。”
读书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不起的是用学习来的知识创造有益于他人的价值的人,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
其实读书和健身一样,内心读书的种子要生根发芽,成长,必然要经历一段“苦”,需要自律约束的力量,但久而久之就是习惯,达到“乐读”的境界。
我有过看书爱不释手,一看一整天的经历。但我不敢说,自己就达到了“乐读”的境界。不过三天不读书,我就感觉生活少了点什么,坐立不安,倒是事实。
我是怎么开始喜欢读书的?
大学一个非常严肃认真学习的同学,有一次我想借他的作业抄,他严厉地拒绝了我。我反而更加敬重他,他不善表达,不善社交,
同学每每说他不近人情等等话的时候,我每每都要反驳他们,以后就知道了,读书的价值会体现出来的。
过年前,也是毕业六年,我特意去看了他,也抱有验证我内心坚持读书是好事的对错的想法。
他依然保持读书的习惯,考了含金量很高的证书,一个学位已经考上,等待毕业。他告诉我,他想去大学教书,那是他最喜欢的工作。
吃饭时,他开始健谈了,他说自己知道自己不善言辞,主动的学习纠正,不过言语中严肃认真还在。他老婆也鼓励,支持他。从他俩口子身上我看到了幸福婚姻的样子。
他给了我答案,我坚持读书是好事的观点是对的。
我接触的人中,我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读书的“种子”。
我内心也有颗读书的种子,所以我敬重他的真读书,不为赚钱而读书。我达不到他的境界,我还是处于寻求以知识撬动财富增长的办法,我寻求的是能跟别人带去价值之后,我获取一点回报的办法。
25岁以前,我觉得读书那些人就是书呆子,赚钱要有胆量,头脑,气魄,肯拼,肯干,我不在意课堂知识。
25岁,我遭遇了挫败,我想去书籍中寻求解决办法。我内心那颗读书的种子,就半主动,半被迫的被浇灌了。
开始的时候读半个小时就犯困,要看看手机。有时候连续读了两个小时书,就感觉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棒的事,给自己奖励,给自己放松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了。
慢慢地,读着读着发觉越来越迷茫了,做什么越来越瞻前顾后,越来越犹豫不决了。以前的分析思维,感觉有点不对,新的判断思维似乎又不清晰……
浇灌了六年,我不在迷茫,也不觉得读了书,是做了不起的事,要给自己奖励。
六年,不能完整的算六年,中间有过断断续续,有过杂乱无章的阅读。
但是收获真的很多,当然这个收获是我个人认为的,我也就不写出来了,呃,也是感觉现在的词汇量难以准确完整表达出来。
不过提几个建议还是觉得有底气的。
如果你还没有读书的习惯,那读书是一项你最适合尝试的事情。对!还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资。
如果你需要自律让自己读书,那么请你继续坚持,柳暗花明的那个村子就在前方了。
如果你觉得读书使你快乐,那么请你不要自大,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知道的,别人未必不知道,读书不是用来炫耀的。
如果你达到了“乐读”的高境界,那么请你来带我飞一下吧,毕竟我年纪老大不小了,我想早点实现财富自由,不再为了撬动财富增长而读书,让我实现把读书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愿望吧。
以上的四个如果……,是无论你年纪大小,无论你贫穷或富贵,无论你对未来的希望还有没有,都要读书,终生读书。
我希望这篇文字,能让你不要忘记你内心那颗“读书的种子”,只要浇灌浇灌,它会自然生长的,会给你带去惊喜……
我叫阿良,善良的良。
如有更新,晚上10点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