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十·三】
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我道:景虽好,一过目而已忘;情果真时,往来于心而不释。孔子所云“兴、观、群,怨”四字,惟言情者居其三。若写景,则不过“可以观”一句而已。因取闲时所录古人言情佳句,如吴某云:“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赠友》云:“乍见还疑梦,相悲各问年。”《寄远》云:“路长难计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想,还思未别前。”七言,如:“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都是隔年书。”“重来未定知何日,欲别殷勤更上楼。”“凉月不知人散尽,殷勤还下画帘来。”“饯虽难忍临期泪,诗尚能传别后情。”“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最怕酒阑天欲晓,知君前路宿何村?”“愿将双泪啼为雨,明日留君不出城。”“垂老相逢渐难别,大家期限各无多。”“若比九原泉路隔,只多含泪一封书。”
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出自唐朝诗人乔知之《哭故人》:“生死久离居,凄凉历旧庐。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子期,一般指钟子期,(前413年—前354你那),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师旷,字子野,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人(《庄子·骈拇》陆德明释文),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平公时大臣,太宰,宫廷掌乐太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民贵君轻”。善卜卦推演,被尊崇为算命先生的祖师爷。生而无目(一说为专心练琴自己刺瞎眼睛),故自称盲臣,暝臣,初为晋大夫,后拜为太宰,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律,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据说师旷可以听到天庭之音,他同时精通鸟兽语言,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是神话传说中顺风耳的原型。艺术造诣极高,著名琴曲《阳春》、《白雪》,即为其所作。今河南开封禹王台即师旷曾演奏乐曲之古吹台,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有师旷墓遗址。师旷不仅在音乐政治道学等方面有卓越贡献,而且著有《禽经》,总结了我国先秦以前的鸟类知识。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