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起舞忆芳华

作者: 茉莉碧莲 | 来源:发表于2021-03-12 21:34 被阅读0次

    早春二月寒意料峭,久违的阳光今天终于上线。邻家大姐给自己拍了一个抖音晒进朋友圈,“太阳出来罗儿  喜洋洋欧  郎罗;挑起扁担郎郎扯  光扯  上山岗欧罗罗……”奔七的姐姐在自家院子里载歌载舞,一件白外套里面扣着紧身恤衫,一条细腿铅笔牛仔裤,有款有型,一旋转一亮相,她喜气洋洋的形色立刻感染了我,隔空点赞的同时,我自己也禁不住歌之咏之足之蹈之。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

    “南渡江,水流长,海南一派好风光。豪情满怀建宝岛,喜看荒山变粮仓。……”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瓦唱新歌。……”

    记忆深处的老歌旋律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当这时,家里那面墙上墨黑的电视屏幕就是我的舞蹈镜,我庆幸它比真正的镜子善解人意,模糊掉不再青春的容颜,映照出还能曼舞的身段四肢,自己看着都乐!

    网图:黄胄为彝族舞蹈“雪中送炭”作画”

    喜欢冯小刚电影《芳华》,因为那就是我们的青春之歌: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舀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小舞剧《沂蒙颂》里,我们是那个在风雪中背回八路军伤员,给他熬鸡汤的沂蒙山大嫂;

    “北风吹冰雪寒,解放军修路到凉山,咱和亲人心连心啊,顶风冒雪来送炭。”小舞剧《雪中送炭》中,我们是一群彝族小姑娘,聋哑的彝族小妹妹在解放军医疗队的针灸下开口说话,取材于当时的新闻事件“铁树开花”;

    “春风吹醒了岸边的垂柳,水中花影移,游云遮住了一轮明月,月儿出没水中。送郎出征漫步原野,情比月夜浓。……”这首《送郎出征》据说是金日成夫人作词的,当年的我和七八个女同学都扮成“阿玛尼”的造型,小合唱,一个出演“郎”的男生在舞台中央独舞,在我们含情脉脉的歌声中出征远方!

    中学文艺班毕业四十年庆典

    音乐歌舞滋养的岁月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我考进大学时,小我十三岁的妹妹在读小学三年级,有一次学校派她代表学校参加区里文艺汇演,学校的舞蹈老师给了好几个创意她都不满意,憋到周末我回家,求助大姐。

    “大海边奔跑着一个小姑娘,洁白的浪花打湿了花衣裳。蓝蓝的海水送她一只小小的海螺,小海螺给她唱了一支动人的歌啦...啦...”

    小妹妹带着姐姐的编舞上台了,她身着紫色碎花的无袖连衣裙,舞动两只灵动活泼的小胳膊,捧着一只沙滩上捡起的白色小螺号,贴近耳朵听风吹海螺发出的声响;一双赤脚随音乐节拍蹦哒跳跃,舞台背景灯光正打着海岸沙滩白浪。

    大姐编排,灯光布景道具服装全套奉上。直到现在,她都常常念叨起姐姐帮她拿了人生第一个大奖。

    网图侵删

    我的同龄人,生在跃进年代,长在文革时期,经历过学工学农上山下乡,赶上了恢复高考,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群英扛鼎。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文艺与我们如影随形。到如今,都是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大妈大爷”。

    那些天天被逼在小课桌前拼数理化的我们的子女一辈,好像缺乏音乐舞蹈和美育的浸润,我总觉得他们缺少点活着的兴味。有时,我着实为语文和音乐绘画老师着急,如果文字、音符和线条都只有工具之功,学生就难以悟出深藏其中的文学音乐绘画的意境之美;不能领会意境之美,又何以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但愿这是杞人忧天!

    五岁不到的小孙子现在就学业繁忙,双语幼儿园天天上外教的课,时不时还要他们用英文“talk about  best friend”,中国话还没讲利索呢!来奶奶家,奶奶领着唱:“小小少年,没有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踏歌起舞忆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hz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