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罪与罚,苦和爱

罪与罚,苦和爱

作者: Demicat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8:47 被阅读43次

    早先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源于勒庞的《乌合之众》,当时顺带查找关于群体运动心理特征的书籍,伊罗生的《群氓之族》和霍弗的《狂热分子》赫然在列,通过霍弗方才了解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我向来对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停留在托尔斯泰、高尔基、契科夫和索尔仁尼琴身上,如此史诗级的巨匠竟浑然不知,也是罪过。放假前便特意买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于19世纪70年代的作品,当时封建农奴制度分崩离析,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崛起,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普通民众受到双重压迫。它像是一本社会哲思推理小说,通过一系列的犯罪事件进而探讨现实社会的哲学问题。

    《罪与罚》讲的是在彼得堡城学习法律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因穷困缭绕不得不中途辍学。他谋杀了当铺老太太阿廖娜,同时也误杀了阿廖娜的妹妹丽扎韦塔,最终选择投案自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一本关于作案描述的书籍,关乎犯罪与惩罚。对现实犯罪而言,杀人者罪大恶极。对拉斯科利尼科夫来说,杀死那个只会放高利贷对社会毫无益处的老太婆何罪之有。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超人理论,是社会现实的结果,也是主观臆造的产物。正是受该理论的指引,拉斯科利尼科夫不惜铤而走险,用斧头砍死了阿廖娜及其妹妹。相较于现实犯罪,道德和精神上的犯罪更会使人步入永夜之黑暗。

    让我触动的是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后的心理状态。他本是一位纯洁善良乐于思考的人,被贫穷和不公两座大山压的无法喘息是其杀人动机之一。同时,杀人过程亦没有给警察留下任何可预见的证据,这使得他能够轻而易举地逃脱法律的审判。杀人后的内心的惶恐与痛苦令拉斯科利尼科夫始料未及,正是未泯的良知和理性思维中弱肉强食的现实生存法则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他不是那个有权犯罪的“不平凡人”,也并非那个俯首贴耳的“平凡人”,而是应当受到惩罚的罪人。

    拉斯科利尼科夫规避了法律的审判,却终究难逃良知的拷问。真正的理性存在于自身力量控制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一斑。

    《罪与罚》的张力同样表现在索尼雅这个角色上,一个每天早出晚归去大街上卖淫的女人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人。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对妓女的标签嗤之以鼻,却往往脱离那个永远无法想象别人尴尬境遇的具体场景。

    索尼雅居住在家徒四壁的贫民窟,一无所有,甚至没有自杀的权利。不出卖自己的身体,她的父亲、继母和弟妹都将饿死。她深处淤泥,满身污秽,敢于自我牺牲和成全却又使得她的灵魂一尘不染。然而这个自由而又纯洁的女人,却在社会中不受旁人待见。于社会评价体系中观摩,索尼雅的行径是犯罪。倘若索尼雅真是犯罪,那她也只应在自己的世界中受到惩罚。实际上,索尼雅更像是苦难的象征和隐喻,这也正如拉斯科利尼科夫得知实情后向索尼雅下跪并说道,“我并非向你跪拜,而是向世间人类所有的苦难跪拜”。拉斯科利尼科夫也由此走上忏悔道路,成为另一种“不平凡人”。

    索尼雅跟随拉斯科利尼科夫前往西伯利亚受罚,呈现的是没有充斥着浓烈占有欲超凡脱俗的爱。如果说拉斯科利尼科夫所代表的是一种“狂热的理”,那么索尼雅代表的则是一种“纯粹的心”。拉斯科利尼科夫洗涤了在虚伪的尘世中所沾染的污秽,那些以往种种莫大的不幸已是另一种幸运。

    希望所在之处,鲜花漫山遍野,纵然是寒风凛冽的西伯利亚。

    命运把人逼进胡同,总归留存向死而生的缝隙。无论环境怎样,你总能也总得做最好的自己不是?何况山穷水尽往往伴随柳暗花明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罪与罚,苦和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i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