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住过很多地方,但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便移居到一个沿扬子江的城市,叫做镇江。——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赛珍珠。
![](https://img.haomeiwen.com/i3497499/dea8290a307ceb66.jpg)
一
美国人赛兆祥,是美南长老会派遣来华的一名著名传教士,1880年,赛兆祥携新婚妻子凯丽来华,开始了传教生活。
五年后,凯丽在苏州患上了肺结核,经商量决定全家暂时搬迁到烟台,在海边疗养。
1886年秋,病愈后的凯丽向赛兆祥建议将家定居到镇江。
凯丽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对书里的镇江很向往,她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还有许多著名的庙宇和宝塔;并且这座港口城市的商业非常发达,也没有沿海城市那样潮湿和闷热。
特别使凯丽感到喜欢的是,镇江周边的风景与其家乡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风景极为相似。
于是,这一对美国夫妇将家安顿在镇江。并于1892年10月,将出生4个月的赛珍珠带到了中国,带到了镇江。
从此,赛珍珠一家就和镇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
晚清的镇江是商埠,民国的镇江是江苏省省会。
跟随父母来到镇江的赛珍珠在这里长大成人,她学会了汉语,也习惯了中国的风俗。
赛珍珠在镇江前后一共生活了16年,她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赛珍珠的家最终安置在当时属于镇江郊外的登云山上,小时候的赛珍珠总是习惯性地从窗户向外眺望,眺望镇江起伏的山林,眺望北边浩淼的长江,她在好奇,自己的故乡是不是就在水的另一边,故乡的土地是不是如镇江的一般,农舍外面鲜鱼满塘,家家都养着鸡鸭猪牛……
少年的赛珍珠结交了一批的中国小伙伴,在这里,她开始学中文,和中国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一起说镇江的方言,听镇江保姆讲水漫金山寺和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读中国的古典名著,接受中国先生给予她的中式启蒙教育。
镇江给赛珍珠留下了金色的回忆。她描写长江港口环境的文字十分优美:“河谷碧绿,白鹅摇摆于阡陌之间,农舍掩映在翠柳中,孩子们嬉戏在谷场上,身穿蓝棉布衣服的农夫、农妇在田间耕耘。灰色古城外,江河如练,奔向大海”。
她对镇江的风景格外欣赏,尤其是金焦二山,在她眼里堪称销魂夺魄。
晨钟暮鼓中,她常游走于山花遍野的紫色的山峦(南山)之间,这为后来描写宿州平原大地的农民,打上她童年生活的丘陵地带的特色。
就这样,在“水漫金山”歌谣里,在厨师油腻的小说书里,在邻居用绸布包着的四书五经里,赛珍珠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第一课。
三
1907年后,赛珍珠曾短暂离开过镇江到美国学习。但于1914年,在美国获得了学位之后,她又回到了镇江,任教于崇实女中和润州中学。
1917年5月13日,25岁的赛珍珠,和一位叫约翰 · 洛辛 · 布克的美国青年在镇江登云山顶的一座东印度式二层楼房内结婚了。
起初赛珍珠的父母并不喜欢这个小伙子,不过最后赛珍珠的父母还是尊重了赛珍珠的选择,并为他们筹办了婚礼。赛珍珠的婚宴,带着浓浓的镇江风情。
婚后的赛珍珠于1921年年底随布克去了南京,布克在金陵大学任农业经济系主任,而赛珍珠则受聘于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后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外文系教师。
两年后,赛珍珠在南京生下了第一个小孩,由于产后并发症,她远赴美国诊治,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
1925年,母亲卡凯丽在镇江逝世,葬于镇江当时的洋人公墓,之后父亲赛兆祥也调任南京,离开了镇江,1931年在江西庐山去世。
离开镇江后,除了祭奠母亲和偶尔回来看望一下旧宅外,赛珍珠就再也没有在镇江居住过。
1934年,42岁的赛珍珠带着患病的女儿,离开了她的中国故乡赴美。只是这一去,她竟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四
赛珍珠喜欢镇江的美食,她是第一个宣称自己喜爱中国美食的美国女人,她在自传里写道:“如果不从事写作,我可能是个厨子。”
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的美味,只装在中国细腻的瓷盘瓦罐里……如果非把伦敦、巴黎或者柏林等地拽进来,依旧无法跟中国美味相提并论。”
在镇江所有的特色美食里,赛珍珠认为蟹黄汤包是最有名的。吃镇江的蟹黄汤包要有技巧,有一个口诀,她一直记得: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个口诀一直流传至今。
镇江的炒花生、麦芽糖,就是她最喜欢的零食。每当听到沿着山间小路叫卖的货郎拨浪鼓的声音,她马上就会带着铜板冲出去,买来放到嘴里嚼好长时间。
在镇江特色的“开胃菜”中,赛珍珠喜欢镇江肴肉、花生、咸鸭蛋、酱牛肉等,这些最爱,在她的作品中多有提及。
此外,她还喜欢黑桥的烧饼,她任教的崇实女中当时就在黑桥附近,她经常买回家吃。1973年,病榻上已经奄奄一息的她还对身边的人说,黑桥烧饼,多想再吃一块啊。
当然,她对镇江的香醋更是情有独钟,她说这是在镇江人餐桌上唯一不会缺少的调味品。
赛珍珠回美国后编写了《东方菜谱》,她在菜谱中推荐了镇江焦山浮玉斋素菜馆里的一道菜。日本人按图索骥,在素菜馆里食用后连连称道:“中国菜肴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而焦山浮玉斋素菜在中国菜肴中又是佼佼者。”
喜欢镇江美食的赛珍珠,自然也学会了做几道菜,其中最拿手的是做狮子头。在还没有绞肉机的年代,做狮子头不是件轻松的事,不仅把肉弄碎就费时费力,而且调味就更费神烧脑。
五
其实,赛珍珠被我们熟知不是因为她传教士女儿身份,而是她的巨作《大地》(The Good Earth)。
这部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帮助她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并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成为美国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两部小说之一。
赛珍珠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而且是以中文为母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3497499/bf3cb00655c7fc33.jpg)
当年,在得知获奖时,她情不自禁说的第一句话“这是真的吗?”就是用镇江话说的。
山灵水秀的镇江哺育了赛珍珠,也为她日后蜚声四海的作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镇江,是她成长的摇篮和走上成功的起点,也是她的心目中永久的故乡。她说:“我在镇江度过了人生最美年华”。
赛珍珠在自传中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写了她在镇江的生活:“这个国家的美丽和中国人的感情已成为我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赛珍珠一生写了100多部作品,她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于镇江深沉的爱,同时也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除了闻名遐迩的《大地》之外,赛珍珠也是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她为人类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位“镇江女儿”的普世情怀:她对女性的际遇、人类美好情感的关注超乎常人,她用自己朴实真诚的文字,希望让大家相信: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地共通性的。
1998年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告诉中国朋友:“我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
六
上世纪70年代初,“乒乓外交”突破性地将中美关系带进了新阶段,接着便是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表示美国准备与北京对话,中美邦交正常化有望推进。
年迈的赛珍珠激动之余,给尼克松总统写了一封信,提出如果确定了访华的行程,她希望一同前往。她的来信引起了总统的重视,尼克松甚至亲自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转达了这份心愿。
她兴奋的对媒体说,“也许我很快就能吃上镇江黑桥的烧饼了”。
可出于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她最终等来了一封拒绝的信:“亲爱的赛珍珠女士,考虑到……我们无法答应您访问中国的请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3497499/9f819f922973f5eb.jpg)
这封来自中国驻加拿大领事馆、署名“二秘H. L. 袁”的来信,一下子使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
次年,赛珍珠便郁郁而终。
1973年3月赛珍珠去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葬礼的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
她在弥留之际穿着一件丝质的中国旗袍,还亲自书写了三个娟秀的纂文小字——“赛珍珠”。
这三个汉字,也是她墓碑上仅存的文字。
2017年9月6日,镇江赛珍珠文化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包括赛珍珠纪念馆和珍珠书屋在内,赛珍珠公园占地一万六千六百平方米,中国艺术家们在园内铺设了美国乡村风格的大草坪,还在门前树下安放了根据全家福照片制作的真人大小的群雕:小珍珠、父亲赛兆祥、母亲卡罗琳、珍珠的妹妹格蕾丝,还有保姆王妈。
赛珍珠故居,这座老房子历经沧桑依然不言不语地守候着,守候着赛珍珠对镇江这座秀色老城的眷恋,守候着赛珍珠绵长的中国情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3497499/03f7ceda92adfcdc.jpg)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https://img.haomeiwen.com/i3497499/d4cb1133468dfa11.jpg)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