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一一) 【原书卷六·四三】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各人性之所近:杜甫长于言情,太白不能也;永叔长于言情,子瞻不能也。王介甫、曾子固偶作小歌词,读者笑倒,亦天性少情之故。
芬芳,指味道清新宜人,让人闻起来感到很舒服,于花朵或水果上发出为最多。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在此处应做快乐解,以与后文悱恻之痛苦相合,囊括一切心绪。
悱恻,汉语词汇,读作”fěi cè“,意思是内心悲苦凄切;忧思抑郁,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君》。
哀感顽艳,原指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现多形容文艺作品具备哀怨、感伤、古拙、绮丽的风格。哀:悲哀; 感:感动;顽:愚拙; 艳:惠丽,慧美。语出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永叔,指欧阳修。
子瞻,指苏轼。
王介甫,指王安石。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合乐成为歌曲。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现代歌词一般是配合音乐,便于哼唱的语句。中国最早的歌词是传说中的只有四个字的《涂山氏歌》:候人兮猗。《诗经》就是入乐歌唱的,所谓南、风、雅、颂,本部都是音乐的名称,三百篇,无一不是音乐文学。以《诗经》为标志,音乐文学成熟了。宋词、元曲均是一种歌词,除独立吟诵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当时的汉字发音唱出。本处的“歌词”,当是指“宋词”。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写诗作赋,述景不易,抒情更难。景致客观存在,抓住特点,巧妙剪裁,相对容易安排。情感发自内心,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创作要求而殊,还须与读者共鸣,确实不易。怎样才能够在诗文创作中以情感人?一是要真,有真情实感;二是要妙,引发情感波动的由头要巧妙,不经意间引起了情感爆发;三是要奇,刻画情感的词句要清新出奇,既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忌假,忌俗,忌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