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拾遗记》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拾遗记》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作者: 净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1:04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由于唐棣和冷画的口角,拾遗使们在无意之间竟然撞破了白志贞将军墓的一面墙。

“这墙体里有一条向下的地道!”夏侯之素用长明灯向墙体里照明,惊讶地喊道。只见那幽深的地道被修成了一级一级的台阶,一路蜿蜒而下,通向未知的黑暗。

拾遗使们权衡再三,终于还是决定下去一探究竟。四个人沿着台阶小心翼翼走下去,这地道不宽,一次仅容纳一个人通过,地道两边是砌好的墓墙,上面密密麻麻雕刻着复杂繁丽的花纹。

“这些花纹不似唐代墓葬制度中常用的纹样,可看上去怎么这样似曾相识……”夏侯之素细细辨认,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一样,脸色变得无比难看:“这纹样,我曾在三尸神教的万物神宫见过!那神宫里这样的纹样比比皆是!“

正说着,他们四人已经来到了这意外发现的地道终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青玉大门,只见那门上用篆书阳刻了几个大字。

“蜡炬成灰,向死若生。”江百舟随着光线,慢慢念出了那刻在门上的几个字。

“这门是开着的!”唐棣试探性地推了推那青石大门,那大门竟然没有上栓,而是轻而易举就被唐棣推开。他好奇心大盛,一脚跨进了那大门,而江百舟和夏侯之素紧随其后。当他们的脚刚刚踏上这青石大门之后的地面,只听得耳边呼呼地响起了什么声音,紧接着,眼前就是一片刺目的光亮!

先是一点、两点,紧接着一片、两片,顷刻之间,整个青石大门之后的墓室就被照的如同白昼。

直到这时,他们方才看出自己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墓室内:这空间呈八边形,约有十丈长宽,3丈高,整个墓室内空无一物,只有八边形的每一边上,从下到上打上了三排的烛台架子,架子上置着一个又一个的足有成年人手腕粗细的红烛。现在那些红烛以不规则的排列方式亮起。

“从地道里的壁画以及这个墓室的形制来看,我们现在已经不在白志贞将军的墓中了。如果我没猜错,我们现在正是在三尸神教创始教母依兰度的墓里。”夏侯之素神情凝重。

“你们赶紧出来,不要在里面多待,没有时间了!”身后传来冷画焦灼催促的声音。夏侯之素转回身的同时,就听见“咣——”的一声,那青石大门竟然以极快的速度自动闭合了!青石大门关上的最后一刻,夏侯之素看见冷画绝望、哀恸的眼神。

“坏了!”江百舟最先反应过来,他以最快的速度奔到门边去拽那门,但门纹丝未动。他们三人已经被牢牢困死在了这诡异的八边形墓室里。

夏侯之素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搅合地心神不安,但更让她心神不安的还是七师兄冷画,从决定要到这里来开始,冷画的表现太过反常了。他在害怕什么?他知道什么隐情吗?

“这门完全没有可能打开,想要脱出,机窍一定在这墓室之中。”正思索着,耳边传来唐棣沮丧的话语,他和江百舟已经细细摸索过石门四周,那青石大门闭合后就严丝合缝,像极了一块浑然天成的石板,根本再无打开的可能。

“冷画还在外面!他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江百舟有些着急。

“应该不会,我们一路过来尚算平安。“唐棣想了想又沉声道:”另外,我们现在被隔开了,他在外面,假若遇到弹尽粮绝的情况,自会先行原路返回,我们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三人沉默了,无论是拾遗还是盗墓,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有时候舍弃,是最大的保全,这无关人性的善恶,而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夏侯之素首先振作起精神,她环顾四周道:“三师兄说得对,既然墓门不能从正面打开,那一定有什么机关是藏在墓中的。“

江百舟眯缝起双眼,他突然发现,在这八面墙壁之上,每一面蜡烛架子正中都有一个黑黝黝的孔洞,他看向离他最近的一面烛墙,透过昏暗的光线,里面隐隐地透出一张脸……一只举起的手……跪坐着……那孔洞里居然有人!

  “那是什么?里面好像有人!”他大惊失色,不由向后退了两步。夏侯之素赶紧举高手中长明灯,这下子,那孔洞里的“人”就一览无余:那是一个汉代模样打扮的跪坐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

“六师兄,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吓人,吓死人’,”看清之后,夏侯之素紧张的心弦骤然放松下来,她极力忍住笑意道:“那哪里是什么活人,你来好好看一看,那可是西汉的长信宫灯啊!”

唐棣和江百舟都是一愣,他们赶紧凑上前,细细望去:确实,那八面烛墙上龛的哪里是什么人,而是八盏精美至极的宫灯:那宫灯不过半米高,通体鎏金打造,造型是一名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她一手执灯,一手袖袍宽大遮住了灯的上沿儿似在挡风。

“鹤云山庄里有一本西汉藏物图志,是师父屡次下墓又参考查证了很多史料后,亲手绘制的,其中就有这个样式的宫灯。据说这样的宫灯有一件被埋于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的墓中,还曾经放置于刘胜祖母窦太后的长信宫内。”夏侯之素回忆道,她指着那长信宫灯道:“这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那似乎是在挡风的手,其实是用来吸收油烟,防止烟尘的。”

唐棣环视一周,喃喃道:“如果这八盏长信宫灯皆是真品,那三尸神教的创始教母依兰度还真是神通广大、奢丽无比。”

“三尸神教门徒众多,想来不乏盗墓下地、能工巧匠吧。”江百舟猜测。

“这烛台真是奇怪,怎么有的亮,有的不亮?”夏侯之素仔细看过这墓室,完全没有任何的通路,如同密室一般。是以,她把目光集中在了这八面烛墙之上。

“你们看这墓室,是八边形的,像什么?”唐棣突然说话了。

“八卦!”江百舟和夏侯之素如醍醐灌顶一般,夏侯之素赶紧转过身,她一边凝视着烛台,一边看向一面烛火亮的最满的墙,那墙上由“烛台”搭成了三条长线,自语道:“三个阳爻谓之”,又转身看向这面烛墙对面,那里的三排烛台每一行中间都灭掉了两只,使得每一行烛台形成了两个短线,她恍然:“三个阴爻谓之”;复又看向斜前方,那里的烛火上两行是全部亮起的,只有最下一行中间灭掉了两只,她兴奋:“两阳一阴谓之”。当八面墙全部观察完,夏侯之素呼吸有些急促,她看向江百舟二人道:“师兄,这八面墙,刚好代表了八卦里的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种卦象!”

唐棣听到此处,眼前倏然一亮,他道:“八卦与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这八门相对,若是我们能找到生门的位置,想来就能找到一条生路。”

江百舟也立时赞同地点点头:“生门属土,居艮宫,立春之后,万物复苏,阳气回转,土生万物,所以古人命名为生门。与之相对的是同属土的死门,居坤宫,万物春生秋死,春种秋收,故命名为死门。”

夏侯之素也同意两个师兄的意见,但是她深思熟虑一番后,斟酌道:“依兰度当时给白志贞将军建身后安居之所,恐怕是别有用心,她把自己的墓‘套’在了白志贞将军的墓里,一则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一处龙脉,二则一般盗墓贼会只注意到明面上白志贞的墓室,她自己就会很安全。依照这样的心思和品行,依兰度一定不会让这八门固定死,她会选择用‘活八门’的方法,让这个墓里的奇门遁甲每天处于变换之中。”

夏侯之素默默思索了一会儿林中鹤以前教给他们的口诀,道:“甲艮己离乙丁坤,丙戊原来巽上存,庚兑辛乾壬居震,癸逢坎上起休门。师兄,今天是什么日子?”

唐棣掐指算了算回答:“今日正是甲日,该从艮位起休门。”

夏侯之素和江百舟望向西北方有着两条阴爻、一条阳爻的那面墙,这种卦象正代表着艮卦位,夏侯之素道:“从这里开始,按太阳转法的方向,依次向其余七个方位排列剩下七门,那么生门的位置今日就在艮位旁边的坤位。”

他们三人心照不宣地看向坤位上的那盏长信宫灯,一时都有些犹豫。还是唐棣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沉声道:“我来。”说完他就手拿起了坤位烛台上的一只红烛,将烛火引到了长信宫灯之上。

长信宫灯慢慢点燃起来,散发出一种柔和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光芒来,夏侯之素三人屏息敛气地等待着。不知道为什么,夏侯之素心中却隐隐有着不安。

半晌,墓室里仍然一片死寂。江百舟开口道:“难道我们猜错了?”他话音刚落,就听见有轰隆隆石头移动的声音,只见面前那坤位的烛墙正缓缓移开。

“是出口!”唐棣喜道。

但是下一个秒数,事情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自那墙后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大洞,从那洞里传来阵阵嘶鸣的声音,几乎震的墓室地面都在颤动!

“那,那不是出口!里面有什么东西要出来!”夏侯之素大惊失色,她唰啦一声抽出莫邪剑,江百舟和唐棣也各自抽出灭魂剑与耀天棍。

“嘶——嘶——”那声音几乎是须臾就从那黑洞里到了眼前,同时带来的还有一阵阴风!

相关文章

  • 《拾遗记》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由于唐棣和冷画的口角,拾遗使们在无意之间竟然撞破了白志贞将军墓的一面墙。 “这墙体...

  • 蜡炬成灰

    我的启蒙老师姓李。上小学的时候,李老师教了我三年的语文,还是我的班主任,她很严厉但也很亲切,我们都爱她敬她,所以即...

  • 蜡炬成灰

    闪着光的,流着泪的,火苗蹿动,每路过一个人,它都抖动一下,就好像每个人都伤害了它…… 风掠过,火苗偏向右边,眼神跟...

  • 浣溪沙 海棠花

    蜡炬成灰意始安,多情自古不堪言。凄凄暮雨洒江川。 梦里何须花解语,凡生岂必自纠缠。空将细碎落风前。 【注】蜡炬成灰...

  • 我在爱情的世界里赌博

    文 | 独孤独 · 陇上言行记原创 2019.01.16 11:00PM 都说爱情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 相思

    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

  • 佳句欣赏

    相 思 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语文学习很重要 | 记录工作中的点滴

    1.问“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化学变化。蜡炬要成灰,必然要燃烧,有燃烧就有化学变...

  •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读书扎记(二)

    春蚕絲尽 蜡灰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林黛玉用她短促的一生,唱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遗记》第二十三话:蜡炬成灰,向死若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oz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