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泽稷网校CFACFA
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看了《无问西东》我才明白原因

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看了《无问西东》我才明白原因

作者: 泽稷CFA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4:19 被阅读22次

永远不放弃对生命的思索,

对自己真实。

有人说,如果《芳华》拍的是父母辈的青春,那么正在热映的《无问西东》拍的就是所有人的“芳华”。在隔壁都去看《前任3》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无问西东》。

这是一部为清华百年校庆拍的献礼片,但其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

— 1 —

几年前,高晓松曾在节目里批评过一位清华毕业的博士:

他说:“清华现在的校风,其实就跟技校没什么区别,就教你个技能找工作。那要名校干嘛……这不只是清华一个学校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

所谓的名校情怀,或者说真正的大学精神,应该是什么?

在电影里,主人公们面对人生境遇的选择,引发了人们对于“大学精神”的深思。

记得《奇葩说》的舞台上来了一个清华的博士生,叫梁值。

他说自己喜欢表达,所以本科学了法律;因为朋友说“学法律的应该了解一下真实的资本市场”,所以硕士学了金融。

再后来参加主持人比赛,想尝试自己在这方面的可能性,于是又念了新闻学博士。

他最后问三位评委,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而他的这个问题一下子让高晓松怒了。

高晓松说:其实来之前,清华的校长和书记都向我推荐过你,你应该是清华最优秀的在校博士生之一,可是你今天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

一个读到博士的人竟然要问别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找什么工作;这就好像是一个姑娘说,我身材又好、长得又漂亮、皮肤又白、家里又有钱,你觉得我应该嫁给谁?

你就是北京话说的“我干什么成什么,所以我什么都没干,什么也没成。”。

我可以继续你的逻辑讲,如果你学了金融又有人跟你讲,你光学了金融又没干过实业,那怎么着,再学机械?那你又学了机械,可是这里面的电理又没有干过,那怎么着,你再学电理?你考了CFA又有人跟你讲,你光考证书没用,那怎么着,就不考了?

这个时候,蔡康永也神补刀:“你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赌下自己人生好几年,没有自己的判断,真的很危险!

最后高晓松说出自己失望的原因:

我觉得你没有拿到一个大名校的胸怀天下,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镇国重器”!

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而你直接问我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觉不觉得你愧对清华这十多年的教育?

最后那个清华的学生被淘汰了,悻悻离开。

— 2 —

《无问西东》其实说的就是几代清华人之间的精神传递。

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来到清华大学演讲。

泰戈尔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说:

“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而当时的台下有个叫吴岭澜(陈楚生饰)的清华学生,他当时正面临选学科的问题,他因为别人的误导“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理科)”而学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科。

听了泰戈尔的演讲,他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终于明白什么是真实。

多年后,他回忆起泰戈尔那天的演讲对他的影响,他说: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

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

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沈光耀(王力宏饰)是一个富家子弟,他本可以走上一条家里给自己铺好的路,去好好享受人生,可是当那个孩子被日本的轰炸机炸死的时候,他决定听从内心的指引,去当一名空军,把生命献给了他热爱的同胞和孩子。

他时常想起空军教官的那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于是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绕道去给快要饿死的孤儿们空投食物。

而在下面捡食物的正是陈鹏(黄晓明饰)。

陈鹏一直都是一个忠于内心,活得真实的人,哪怕与世界为敌,他也只要王敏佳(章子怡饰)一个人。

当王敏佳被人批斗,被人骂成婊子,他也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在意自己的前途。

章子怡被毁容后,黄晓明有一句台词非常戳心。

面对卑微的章子怡,他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断你掉得有多深,我会一直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

另外一个叫李想的人,也是和陈鹏、王敏佳一起长大的,可是他却是一个懦夫,明明那一封揭发的信是他和章子怡一起写的,可是他却退缩了,因为他不想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当他以为王敏佳死了,在她的坟前痛哭,而陈鹏对他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于是,李想在痛悟之后,把自己的真实、自己的好,传给了张果果(张震饰)的父母。

他在一次事故中,他把所有的食物都留给了张震的父母,自己却牺牲了。

张果果就是现代社会的人,他从父母那里感知到了李想传递过来的精神。

在尔虞我诈的商业斗争中,张果果决定用自己真实的内心去面对。

四段故事,四个清华校友的代表,四个不同时代的背景,四个勇敢无畏的真心,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从吴岭澜到沈光耀,陈鹏、张果果,用一根线全部把他们串联起来,贯穿整部电影。

有人选择理想,有人选择爱情,有人选择民族大义,有人选择随心而行。

没有谁在青春年华里一路顺遂对人生毫不怀疑,无一不是带着各自成长的烙印与时代碰撞。

百年前风华正茂的“学霸”,同样会遭遇自尊心的重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自我认知和外部世界反馈的差距,也会陷入深深迷惘与无助。

“富二代”在历史背景下也只是一个背影,刀光剑影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家园被践踏时,不得不成为被放弃的选项。文弱书生,也要“弃文从武”,忠与孝实难两全。

有志青年们的理想在特殊时期就像发酵的面包,在爱情面前,有人无奈退缩,妄图用理想照亮前途;也有人勇往直前,坚信“爱”能挽救并撑起摇摇欲坠的人生。

身在职场、习惯去“赢”的年轻人,被成人世界规则打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修罗场,进退之间,靠的是人性深处的自我博弈。很多时候,善良真的是一种选择。

每个人物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子。相同的,是难得的“真实”。

真实地面对内心的召唤,勇敢地作出忠于内心的选择。

其实人生没有如果,就算重来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们四个人都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那是时代的选择。

3

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高晓松为什么要骂那个清华学生?

其实他自己也解释了:

这是几代清华人之间的精神传递,传到了这一代,他们竟然如此浮躁和势力,无论你多么慷慨激扬,热泪盈眶的讲人生理想,他们最后只关心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是去国企还是外企。

可悲吗?可悲!

那一代的精神传到这一代却什么都没有了。

名校的大门轰然倒塌,当名校沦为职业介绍所,当大学成为权钱交易的集中产地,当我们的大学生都变得浮躁和急功急利,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和这个时代的思考要靠谁来保存和发扬?

名校是“国之重器“,名校生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可是无论你怎么振臂高呼都很少能够听得到。

那是一个令人自豪的时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教授在自己浑身淋湿的情况下,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外面是运动员在雨中跑步的呐喊声。

在敌军飞机的轰炸下,老师和学生躲在草地的地穴中上课,贫困的孩子用歌声抵御寒冷和饥饿,人们都活得如此真实。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教授的学术论文、评职称纷纷造假,大学生在课堂上昏昏入睡,攀比物质的奢靡已经成为风气,潜心研究学术的人已然成为笑话,偌大的中国,再也摆不下一张安稳的书桌,人们都活得如此虚假。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清华,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清华精神,即便我们学习的不是清华的精神,也可以学习影片中这些人对于青春、对于人生的选择。

我们不一定轰轰烈烈,但我们一定追随自己的真心,我所做的一定是我所想的。

活在当代的我们,很幸运不需要经历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生活,很不幸我们面临更多的诱惑、更多的选择。

以前有人说,人生大事,不过生死而已。但很多时候我们“生不如死”,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每天累死累活,很少去想为什么忙碌,忙了一生、累了一生,最后却是一场空。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都活得太苟且,活得都不够真实,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看了《无问西东》我才明白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p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