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了一个节目,晓松炮轰清华学霸,只因为学霸上台问毕业后他要找什么工作,学霸的背景法律本科、金融硕士、传媒博士。平时我没有看过晓松的节目,但对于这个炮轰丝毫不认为是哗众取宠,正如晓松所说名校毕业生,未胸怀天下,却要咨询毕业做什么工作好!这是一个人胸怀的体现,胸怀和意愿决定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读中专的时候,内心灰暗无比,昔日的同学大多即将奔向高等学府,而我却要止步于中专,不甘心!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中专第三年,过往的同学都在奋发图强、争分夺秒的学习,而我整日昏睡于课堂。那时候起,我为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通过自考大专、通过专升本考试去北京上学。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埋头学习于自考大专、于专升本科目统考,终于如愿去了报考的学校。就这样,离开了小城,离开了父母,开启一个人求学之旅。
在简陋的校舍面前,不少新去报道的同学到达后直接离开,没有想过!第二天要开始上课,而教室还一团糟,在征集室友意见后,一个人去打扫了教室,恰逢老师经过,后来她极力推荐我加入校业余党校。就这样不爱言谈的我见识了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而我只会认真的做思想报告,仔细的听课做笔记。专升本在校的时间只有二年,我并没有期望可以入党,满足于参加各种党校活动。也许正是没有功利心而坚持的努力,在毕业离校后得以接到学校的通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原来结果在于不懈的努力中。
即将毕业,在同学们纷纷找工作之际,非典来了,一夜之间,寝室内一片恐慌,能感觉到大家的紧迫,就这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北京回到家乡,我没想要离开。刚好看到一个工作机会,想要同学介绍给我,被拒绝了!不意外,那是别人努力争取的结果,即使她放弃了,也没有必要让给我!不过,我不想放弃,凭着依稀模糊的印象,坐着当时一起看过路线的公交车,在一个附近有中科院的四个字的车站下车寻觅。谁想到下车后一条街上有四个中科院,只好硬着头皮碰运气,那天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带着白色的手套和口罩,边走边问,前三个所都被保安告知没有招聘,问了行人得知一站地距离外还有一个所,就这样误打误撞的我找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没有谎言只有坦诚,在那里度过了非典的日子,终身难忘。
如今已工作多年,一直没有懈怠,努力学习,考中级、考硕士学位、考高级,却在工作的更替中感到了困惑和迷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会考虑工作离家的距离,也会考虑工作中的风险,还会考虑新环境中的同事是否好相处!各种患得患失。今天十九大开幕,朋友圈都是习主席全程站立演讲三个半小时的励志贴,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没有人能很轻松的对待工作,没有人不努力付出就能得到众人的青睐。岗位不同,责任都是一样的!怀揣着年轻时候的梦想、带着对自己的期待,寻找新的方向,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去拼搏,直到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