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予孩子一些镇定感和良好的期待|《幼儿期》

给予孩子一些镇定感和良好的期待|《幼儿期》

作者: 不负心跳 | 来源:发表于2022-10-20 06:48 被阅读0次

幼儿的感受力特别强,他们的触觉在大部分时间都特别灵敏,他们的好奇心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关于世界和关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他们不可避免地回感受到父母的焦虑,结果他们自己变得更为焦虑,这样的互动反应会很快地形成负性循环,父母进一步感到焦虑,接着孩子进一步感到沮丧和焦虑。父母希望自己在的时候能够起到的作用往往取得了反效果:孩子更为担忧,更为恐惧。

事实上,当我们有勇气和信心传递给孩子他是可以做到的,保护孩子不去感受我们的焦虑,理解他的困难处境,并保持坚定,让孩子在我们对他的信心中感到安全。就如同孩子的成长中有时候会有里程碑式的进步,但在应激或疾病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倒退,此时要给孩子传递一些镇定感和良好的期待:他以前可以做到,现在也一定可以做到。当孩子不那么暴露于你具有传染性的焦虑中时,他会获益的。

                                                                                               ——摘自Jenny Stoker著《幼儿期》

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想起前两天,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她的孩子之前都不怎么黏她,但去了幼儿园之后就变得很黏她,而且还时不时地咬指甲,对于孩子的这些变化,朋友很是焦虑。

在我们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原来孩子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是新进幼儿园,而且还搬了家。从原来的大家庭生活脱离开来,进入到一家四口的生活,起初孩子很不习惯,动不动就哭,还感冒。可想而知,孩子在用自己的躯体反应去表达着他难以处理的情绪。

而对于咬指甲的行为,家人理解为是身体缺乏某些物质,但在我看来,它却有着一定的心理意义,我问朋友看到这行为是怎么处理的,她们的做法都是去阻止,但真的有用吗?反而强化了该行为,孩子在做这个动作时很有可能是潜意识的行为,比如在当下他感觉到无聊、焦虑、不安或是恐惧,这个行为就相当于他的自我安慰,如果我们强行去制止他,甚至责备他,这恐怕会让他的情绪变得更加无处安放。

也许我们可以多点观察和感受,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去帮助他言语化他的感受,或是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予他更多用心的陪伴。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做父母的得要多点内观,就是当看到孩子做这个行为的时候,我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焦虑、担忧、恐惧?如果是这样,孩子是否也会被我们的情绪所感染呢?如果我们自己对待孩子这个行为是一种平静的态度,试着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故事,而不是盲目地去制止,我想也许会一些不一样的转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予孩子一些镇定感和良好的期待|《幼儿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pp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