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经之桃夭

作者: 七七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6:08 被阅读32次
品诗经之桃夭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桃夭》这首诗出自《诗经》的周南,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诗的原文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描写的是满树桃花竞相怒放,分外娇好、繁盛的样子;“之子于归”意思是这个姑娘要出嫁,古代有把“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所以这个“归”指代的是夫家。

第一句的“灼灼其华”单独描写桃花颜色美艳。这句在暗喻将欲出嫁的这位姑娘美丽善良,把美丽的姑娘比作桃花。后人曾有“面若桃花”、“艳如桃李”的词语来比喻女子容颜姣好,更有唐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描写美人。我想,这些美词、美句的出处皆应是《诗经》里的这首《桃夭》吧!

“宜其室家”的“宜”是和顺、亲善的意思,“室家”指家庭。我理解此处的“室家”更倾向于强调“家族”的概念,意思是这样美丽善良的姑娘嫁到夫家一定会给这个家族带来和顺和亲善。这句诗语带双关,一方面指男子择偶应娶妻当“贤”,另一方面说贤妻对家族兴旺和顺的意义。

“有蕡其实”表层意思是桃树结出的果实又多又大,果实累累的样子,实际上隐含着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福。本诗第二句、第三句的“家室”和“家人”虽然都是指代夫家,但是结合“有蕡其实”去理解“宜其家室”的“家室”强调的是这位姑娘和丈夫的组成的小家庭,意思是这位出嫁的姑娘必能为夫家开枝散叶,让夫家儿孙满堂。结合时代背景,古代生活条件艰苦,生产力低下,“人”即是生产力,家中人丁兴旺是幸福的基础。

“其叶蓁蓁”指桃树叶繁密、茂盛的样子。“宜其家人”的“家人”说的是家庭成员。第三句诗说的是这位出嫁的姑娘一定会为夫家的家人带来幸福。古代家庭结构是几世同堂,温婉、贤良的好姑娘嫁到夫家,孝敬父母、相夫教子,当然是有益于夫家的家人啦!今人的“娶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指的就是“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吧!

这首诗既强调了男子的择偶标准,又隐含了对新人的祝福,同时体现了女子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由家庭组成,“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

相关文章

  • 桃夭

    桃 夭诗经·国风·周南 桃 之 夭 夭 , 灼 灼 其 华 。之 子 于 归 , 宜 其室 家 。桃 之 夭 夭 ...

  • 品诗经之桃夭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桃夭》这首诗出自《诗经》的周南,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诗的...

  • 共学《诗经》第6天

    共学《诗经》第6天,2021年2月27日 周南⑴·桃夭 桃之夭夭⑵,灼灼其华⑶。 之子于归⑷,宜其室家⑸。 桃之夭...

  • 《诗经》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与归, 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 诗经•桃夭| 桃夭之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

  • 简单的就是好的

    《诗经》解读2:桃夭——简单的就是好的 桃夭 ——简单的就是好的 【原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与《诗》同行(6)

    《诗经》——周南篇——【桃夭】 本诗叙写的是女子出嫁的情景和作者的美好祝愿。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

  • 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出自《诗经》的《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 桃夭 | 诗经

    桃夭出自《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 诗经–风/周南·桃夭6

    手抄卷 by Cherie 诗经 风/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zhuó)灼其华(huā)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诗经之桃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te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