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桃夭| 桃夭之美

作者: 安安吉祥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2:46 被阅读82次
诗经•桃夭| 桃夭之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有一句名言:若有诗书常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可见诗书之美远在美貌之上。如花美眷以时间为限,经不起岁月打磨推敲,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人方可久经考验,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素问•六节脏象论》有云:“肾者,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此句意为,发为血之余,肾藏精,精化血,血旺盛则发润泽,故其华在发。可见世间万物,桃花也好,美人也罢,外貌发肤如灼灼其华,必然要有体内精髓滋养,方可持久。若表里不一,再有闭月羞花之貌,终究会百花凋零,美人迟暮。

故《桃夭》之美,并不在其华、其实、其叶之身外表象,而在于宜室、宜家、宜人之美,美由内而外方为诗之主旨。

古往今来很多评论家认为桃夭之美,美在妇善、妇贤、妇德。灼灼其华的美娇娘嫁作他人妇,养儿育女,勤俭持家,孝顺恭谦,亲朋和睦,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方为众人心目中永开不败的灼灼桃花。

可见桃夭之美,于家、于国都是要大力倡导推崇的,但唯独对于女人本身却并无美意可言。任凭你长得多么花容月貌,内心多么善良贤德,终有年老色衰,色衰而爱驰的一天。

桃夭,其后,礼出,而后世附会,对女子之行,多有规定,及至宋,竟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见“世风日下”,对女子而言,是越来越下的。限制越多,美越难显,桃花虽然依旧夭夭,女子却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不在夭夭了。

如若还不会传宗接代一举得男,更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克夫克子的扫把星。若要继续宜室宜家宜人,必要接受男人寻花问柳,甚至装聋作哑强颜欢笑。否则就会被夫家所休,扫地出门。这样宜室宜家的女子,何美之有?真是可悲可叹!

相关文章

  • 桃夭

    桃 夭诗经·国风·周南 桃 之 夭 夭 , 灼 灼 其 华 。之 子 于 归 , 宜 其室 家 。桃 之 夭 夭 ...

  • 诗经•桃夭| 桃夭之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

  • 《桃夭》后记

    桃夭(1) 桃夭(2) 桃夭(3) 桃夭(4) 桃夭(5)——大结局 春日暖阳,桃之夭夭。 深山绝谷,玉...

  • 共学《诗经》第6天

    共学《诗经》第6天,2021年2月27日 周南⑴·桃夭 桃之夭夭⑵,灼灼其华⑶。 之子于归⑷,宜其室家⑸。 桃之夭...

  • 简单的就是好的

    《诗经》解读2:桃夭——简单的就是好的 桃夭 ——简单的就是好的 【原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是《桃夭》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它看似在说桃...

  • 与《诗》同行(6)

    《诗经》——周南篇——【桃夭】 本诗叙写的是女子出嫁的情景和作者的美好祝愿。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

  • 《诗经》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与归, 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 与《诗》同行(58)

    《诗经》——周南篇——【桃夭】 本诗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读《周南·桃夭》

    一直以来,特别喜欢《诗经》。今天和大家一起读读《周南·桃夭》。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桃夭| 桃夭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gd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