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嗨,是写作的基础。
每一个作家写出传世之作之前,都在从事自嗨式的写作。
莫言,在未名之时,他会用3000字去描写一片发光的叶子。
《达芬奇的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说:我的每一页小说,如果我要给它加注,可以加九页注释。
毕飞宇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开始写,直到晚上十点。
严歌苓每天写作8小时,她觉得自己和律师、医生一样是“上班族”,上班族就该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
王安忆教学工作之外每天写作三四个小时,通常是在深夜……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他们每天写出来的文字,最终被我们看到的不过是N分之一。这些自嗨式的写作,就像是科学家无数次的试验,最终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我也曾因为自己每天自嗨式的写作,而感到自卑和不安。因为没有阅读量而怀疑写作的意义。
随着每天的生活,每天的阅读,每天的日更。你会发现,其实你自嗨的太不够了。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叶子,你每天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感受。
你连自嗨都没做到,谈什么共情,谈什么盈利。
老司机的经验是来自他行过万里路,好作品的诞生是来自他的阅历。所谓阅历,不过是读书万卷,阅人无数,让这些跃然纸上,不写,不写到嗨,怎么能够!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很多平台的爆款文章,仔细读来,几乎都似曾相识。相同的话题,相似的观点,同一案例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也能成为各自的论据。
简单的道理,用众所周知的故事诠释,千篇一律的大道理小故事。就看谁复制粘贴的功力!
所以,我喜欢自嗨式的写作,它记录真实的生活。是写作的基本功。
当一片发光的叶子,一朵飘落的花瓣,你能写出5000字,10000字。那时,你再来谈自嗨写作有无意义。
那时,你才会知道话到嘴边留三分,字面七分意,字后藏三分的深意。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