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作者“古典” 出版时间“2017年” 页数304
先来看几个问题:
我们当前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个体应该有什么样的思维转变?
高手有哪些秘诀?
个体该如何提升与破局?
个体该如何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上就是本书探讨的大致内容,可以看出立意很高问题很实际。
关键词:暗箱、无边界、跃迁、引力弹弓、幂律、长尾、马太效应、窄门、杠杆点、妙手、知识晶体、知识路由器、第一序与第二序等。
时代特征与暗箱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知识主要依赖于记忆,而有了互联网之后,更加强调信息的检索能力。知识不再只靠记忆,而是“存储-整合-提取-运用”。
这要求我们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和从信息中找到趋势和问题本质的“洞察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的思考、学习、决策能力。到处都是信息,只要你会利用,就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利器,不会利用,信息就成为绊脚石。
无边界身份是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一个永远在线的时代(手机+PC),个体的角色边界变模糊了。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输出自己,一个人可能同时有多个身份。
个人的空间向所有人打开,自媒体大行其道。互联网app时代已经过去,5G与人工智能尚未成熟,内容就是当下的风口与信息革命。
高手是如何跃迁的?每个时代的高手都有自己的暗箱。暗箱一词来源于艺术领域,指画家可以通过暗箱来对物体进行投影简化创作步骤。这里指的就是工具、平台、机遇、巨人的肩膀,就是借力。
看过星际类电影的朋友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引力弹弓”。通过星球引力将飞船甩出,从而达到节省燃料更改航道的目的。
当个体的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无法超越现状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需要借助赛道、平台。
信息溺水者。当下是一个内容爆发的时代,信息发布渠道变多、成本降低、数量暴增,必然导致质量下降。相信疫情期间大家都经历过虚假新闻。如果不过滤信息,就很容易被这些低质量的信息淹死。
信息变多,会导致人的思维变浅,大脑对信息变得麻木,不愿思考。而真正的高手反而会利用海量信息思考决策。
高手的战略
幂律是一个数学概念,幂律有两个特征:高度不平均、分形。分形是指每个图形都是整体缩小后的图形,比如雪花、肺叶细胞等。这里主要关注第一个特点,也叫二八法则、马太效应、长尾理论。
作者说任何幂律系统里都存在杠杆点。找到杠杆点,就可以迅速放大一个人的努力。比如在三线城市,工作只需要做到80%就可以,杠杆点是和领导搞好关系。
普通人如何应对马太效应?贫富分化?答案是爬上顶部。普通人如何爬?第一,找到自己的优势方向;第二,挑选头部赛道,站队。
如果找不到优势方向怎么办?去一线城市找机会。
一个常见的问题“要不要离开北上广”?作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就一句话——看个人发展增量空间有多大。
高手更在意胜率,也就是常说的老司机求稳。高手会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等待机会。
李昌镐不靠“妙手”而只在乎51%的胜率。曾国藩打硬仗,不靠计谋,就是靠的不怕吃苦。只要长久坚持,算下来赢面总是多。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首先要找到信息的源头,跟随信息源头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消除噪音,回归本质。
大量的碎片信息都是垃圾,是经过别人咀嚼过又吐出来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会干扰自己的思考,直接吃别人吐出来的,会失去咀嚼能力。
所以要找到一手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其次,拿到一手信息后,萃取知识结晶,作者提出知识结晶的概念。通过总结知识的结构加深理解成为结晶,常见的知识结构有关联、树状、序列、结构。
然后进行联机学习,指的是注重跟别人交换知识。
作者举了李小龙的例子,他跟各国友人切磋学习,最后融会贯通,创立截拳道。双节棍来自菲律宾、步法来自拳王阿里的“蝴蝶步”,高踢腿来自跆拳道。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极为有极”。
用知识换知识,增加知识结晶的数量。
之后要学会提问,为什么提问重要?
因为提问最能体现深度,连续6个为什么就到了哲学层面。
学习之前要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树”,然后通过学习看书一个个解决,而不是上来就列一堆书单。列书单会让你看着看着就迷茫,而问题树随着问题的解决,会越来越有信心。随着问题的解决,可以消除知识焦虑(很有用的一个方法论)
最后是知识的IPO,即输入、解决、输出。
以上,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办法:
源头萃取知识信息;
获取更多知识晶体;
提出好问题问题树;
ipo形成自己的东西.
破局思维
为什么有些事总是反反复复?为什么情侣之间总吵架?为什么减肥总是没有效果?
因为没有破局,没有找到改变系统模式的关键原因。
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系统里的第一序与第二序的概念。改变如果是状态,就是第一序的改变,比如汽车提速。如果改变的是模式,就是第二序的改变,比如汽车换挡。
为什么会反复,就是因为没有改变模式。吵架需要改变的是相处模式,而不是谦让。
对于个人而言,要经常思考,我在什么赛道?我在跟谁竞争?我有什么优势?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有用吗?
内在修炼
视野一定要开阔,开国元勋未必有出国知识分子有视野。这里讲的是梁思成、林徽因保卫北京文化遗产失败。
站在趋势的高度看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看企业,站在价值链的高度看自己,就会理解什么是竞争力。
闭塞就意味着倒退,所以年轻人永远对。多元才有趣,保持好奇心。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不再问“为什么”,是从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
结语
收获最大的几个观点:
找到信息源头。
保持开放。坂本龙一说过,年轻人做的事永远是对的。当年轻人被老一代口诛笔伐的时候,说明他们正在接手这个世界。
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不提问意味着失去好奇心,意味着停闭塞,闭塞必然导致倒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