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cf98a653822f6db1.jpg)
今天第一次带领亲子一起学习《幸福的方法》,感觉效果一般,小孩子年龄跨度蛮大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其次孩子和妈妈一起上课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妈妈们可能希望把分享的机会留给孩子,所以都不太主动分享。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后,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主动性。
今天有个很大的失误,我尽然记错时间了,迟到了半个小时,幸亏搭档老师破冰救场。我从上午一直在思考课件的优化,怎么兼顾到大人和孩子,结果没有核实时间,以为两点半开始,下次一定要看好时间,不能再犯低级错误。
对孩子讲幸福的方法,确实有难度,因为孩子人生阅历浅,对幸福体会不是很深。我觉得还是自己第一次带孩子学习幸福的方法,经验不足。我相信孩子们也是有收获的。学习的效果是后置的,先植入幸福的概念之后,她们慢慢自己会感悟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35e536be5d6cfadf.jpg)
今天设计了幸福量尺,每个参与者给自己评分,初高中孩子的幸福指数偏低,小学要高一些。今天还有个研究生刚毕业的书友给自己评分也不高,可能面临就业的压力。幸福是属于当下的,当下的幸福指数与人生的阶段性有关。
今天幸福的方法上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低度没有降下来,高度没有拔上去。这个研究生书友以前和我讨论过幸福的方法,可惜今天的亲子场没有拔高,不知道他的体验感如何。授课对象跨度大也是个问题,但是也有好处吧,大人和孩子相互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856bc09e8de2731a.jpg)
幸福的四种模式,我们过往可能都经历过,忙碌奔波型是停留最长的阶段,瞄准目标往前奔跑,错过了沿途的幸福。享乐主义型,及时行乐。虚无主义当下不幸,未来也不会幸福。感悟幸福型,当下能感受到幸福,未来也可能达成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1fc24329308c473f.jpg)
今天设计了时间轴,我们唯一能立足的是当下,虚无主义型是被困在了过去而无法拥有当下!忙碌奔波是追逐未来而忽视当下!享乐主义型是只要当下,牺牲未来!感悟幸福型是立足于当下也为未来打拼!这些都是我的原创,创造力棒棒哒!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fee7a62d02b38a61.jpg)
今天加入了幸福学习法,心流体验的概念!因为有孩子,所以讨论学习是有必要的呢!孩子们有的反映学习不可能幸福,有的说有幸福也有痛苦。现在孩子上学很卷,压力大,很难像成人一样无忧无虑的学习!
总之,《幸福的方法》每一次分享都有新的体会,有新的设计。今天课件设计有点多,感觉内容有点零散,下次还是要精简一下!
如何浅显易懂的把孩子讲明白呢?这堂课对孩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孩子通过这节课有什么提升呢?如何设计亲子活动加强亲子关系呢?亲子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什么?成人通过这个课堂有什么收获呢?能否加入亲子共创呢?比如共同绘制幸福,加入亲子游戏环节等!
分享感悟
今天设计课件时有点感悟,幸福是能力而不是状态。拥有幸福的能力的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让自己幸福。弗兰克尔在那种困境下都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孔子绝粮于陈蔡都能保持淡定和平和。
每个人永远都有选择,“我选择”而不是“不得不”!“不得不”有点僵化和固执,“我选择”的空间就大了,孔夫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破除偏执,顽固,猜测,断等。
刺激和反应之间可以暂停一下,刺激来了,不要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可以想一想如何反应更好,有利于双方的关系,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她人。
当下对错、黑白二维对立思维,在关系中看见彼此,自己的需求,对方的需求,自己的情绪,对方的情绪。人与人之间只有不同,没有对错!从一维独立坐标中走向更多维度坐标!被否定和拒绝并不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