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7个步骤带你打破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

7个步骤带你打破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

作者: 聂耳朵 | 来源:发表于2016-06-03 01:45 被阅读77次
图片来自网络

每当岁末年尾,新年伊始,朋友圈或者博客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像全民都热衷于许下“新年愿望”,从小孩到成人鲜有例外,不过,到年底能实现新年愿望的人真是少而又少。然而到了第二年,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重新开始“新年愿望”的游戏,并以类似的结局而告终,周而复始。

我也不例外,每年年初都要正襟危坐,痛定思痛,列出一系列愿望清单,以期改过自新,走上正轨,那份庄严的心,放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然而结果和往年一样,正月还没过完,这些愿望便相继被遗忘在脑后,或者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屡屡百思而不得其解,我缺乏上进心吗?不是的,我虽不奢望成为成功人士,但是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有价值,那为什么每次许下愿望不到一个月,热情就消失殆尽呢?是什么在作祟,阻碍了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

近日,日本顾问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让我如梦方醒——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而我们兴致勃勃的新年愿望总在“三分钟热度”之后夭折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可以坚持下去的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带给人更多成功的机会

作者在开篇介绍了两个人生命运迥然不同的上班族,一个没耐性的吉田先生,一个能持续的新井先生,用鲜明的事例证明了小小的行动持续下去,就能产生加倍回报的结果。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1959年10月,原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400多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唯一一人,在1961年4月12日,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养成。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好的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坏的习惯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失败。

可以说,习惯养成就其实是一种科学的自我管理

7个步骤带你打破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

理论上讲,习惯是我们为自己的大脑设定的一道道程序,习惯养成以后,大脑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启动程序,但是大脑不会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我们需要多多培养好习惯,让大脑产生记忆,并设定完美程序,才能使我们得到各种益处,比如在工作中获得成绩、促进人际关系、获得健康的身体、增加收入等。

但是培养习惯的过程,就如发射火箭,为高效率的穿过大气层,火箭的设计必须相当精密,同样,培养习惯的过程也需要缜密的设计,如果贸然开始行动,极有可能会因为“习惯引力”的作用而遭到挫败,因此培养习惯之旅一定要做到每天坚持行动,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作者在书中将习惯养成之旅份为三阶段:

>反抗期(1-7天):在暴风雨中前行,42%的人失败;

>不稳定期(8-21天):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40%的人失败;

>倦怠期(22-30天):“习惯引力”最后的反抗,18%的人失败。

为了刚方便理解和操作,我将其归纳为习惯养成的7 Step——

Step1:从婴儿学步开始

做好习惯的“缜密设计”之后,就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但是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希望一口吃个胖子,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倘若实现不了,那颗完美主义的心就会碎落一地。

我们从没见过那个婴儿一出生就会撒欢儿跑,他会一点点学步,走稳了之后慢慢才会跑。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古语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办法把第一步化为行动的人,就是具有行动力的人。

比如,你想每天整理整个家,不如规定每天只整理五分钟;每天读书100页,不如从每天读书15分钟开始;为了健身希望每天走10000步,不如先每天走15分钟。你会发现压力会变小。这时候你会发现,不仅行动的压力变小,还引发了继续坚持的动力。

Step2:通过记录检视习惯培养过程

进入“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需要做记录,以便于客观的掌握习惯养成的过程,否则就很容易陷入“仅凭感觉随意行动”的误区。冈田斗司夫所著的《别为多出来的体重抓狂》中介绍了一种“笔记瘦身法”,减肥者需要记录每饮食的热量以及体重变化,便成功达到了减肥目的。

因此,做简单记录,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客观分析并了解问题

-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

-提高行动动力

Step3:行为模式化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比如固定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地点做某件事,就决定浑身不对劲,那你就成功培养了这个习惯。

要做到行为模式化,作者介绍了以下三个方法: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地点:决定在哪儿进行

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形成一套最佳行为模式,嵌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

Step4:设定例外规则

前段时间,我带领身边的人一起进行了一期“21天习惯养成”活动,发现计划再怎么周全,也很难做到每天遵守,尤其是周末,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破。而习惯培养一旦被打破,就很容易产生厌恶感或者无力感,继而导致失败,这是我的各种愿望无法实现的罪魁祸首。

但是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就懂得为自己设定“例外规则”,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弹性应对规则,让计划保持弹性,比如当天突然有事不能进行,可以指定第二天加倍完成。

Step5:设定持续开关

“持续开关”是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为了能够持续行动所设计的一些巧妙的方法,每个人性格不同,持续开关也各不相同,根据心理学的说法,积极行动的动力来源分为“产生动力”和“回避痛苦”两种,据此,作者在书中列出了“糖果型开关”和“处罚型开关”两大类共12种“持续开关”,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并为自己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Step6:添加变化

在习惯养成进入第三阶段“倦怠期”后,会出现以下症状:

-感觉厌烦,提不起精神

-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

-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些情绪所打败,因为这是“习惯引力”在做的最后的负隅抵抗。如果想顺利度过倦怠期,就必须要有变化:

-方法一:改变内容或环境

-方法二:使用持续开关

这样可以以崭新的心情打破单调的氛围,充满动力重新出发

Step7:计划下一项习惯

在倦怠期中,还有一项必须做到,就是思考下一项要挑战的习惯,并开始制定计划,若想得到丰富的收获,持续播下习惯的种子,建立习惯的连贯性,是非常必要的。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费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多多培养这种行为,将使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事半功倍,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也将被永远打破。

相关文章

  • 7个步骤带你打破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

    每当岁末年尾,新年伊始,朋友圈或者博客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像全民都热衷于许下“新年愿望”,从小孩到成人...

  • 打破怪圈

    一代人的问题 会不停地传承到下一代,除非刻意地打破这个怪圈,否则会持续地循环往复。 多萝西·若特(Dorothy ...

  • 打破孩子的教育怪圈

    我们作为家长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众不同,有一个好的未来。于是,我们仗着成人的身躯,拉着他们去学这学那。这都是...

  • 打破抱怨指责的怪圈

    有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位男士上班挨了老板的批评责备,不敢对老板流露任何不满,回家看到没有及时做好饭的老婆...

  • 打破“重复昨天”的怪圈

      有多久没有把今天和昨天做比较了?   最近在入睡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比较一下昨天的今天,可是比较之后,我却睡不...

  • 打破你的拖延怪圈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我们做事每每不成,总是拿拖延来说事,拖延成了一个万金油,可真相是怎样的呢? 今天看了简.博克...

  • 原创|全球最佳航空榜出炉,盘点10大最安全航空,你都做过吗?

    生活大怪圈,生活是一个扁平的怪圈,带你走进荒芜的世界 今天生活大怪圈要讲的内容是航空,在生活中,航空已经不在是什么...

  • 新的一年计划

    新年第一天,昨晚临睡前,照例写下新年的愿望清单。 2020依然是不平凡的一年,变化的一年,很多格局会被打破,重组,...

  • 五个人的新年愿望

    我采访了五个人的新年愿望。我还把他们的新年愿望都记了下来。我那就把他们的新年愿望。分享给你们。 ...

  • 不是新年愿望的愿望

    愿望已经不再能按年来许,一个做事全凭喜好的人沉入家庭与生活。希望尽可能斩获高纯度的自由,拥有真正的平静,无人注视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个步骤带你打破屡战屡败的“新年愿望怪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bk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