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知道没有意义及时止损和知道没有意义,还要努力去寻找它的意义,究竟哪个更有意义?
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更多的不过是取决于个人想法和追求了。
我越来越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而已。
只要不以伤害他人为前提,只要不以放弃伦理道德为手段,那你想要的、想做的,都是可以努力去追寻。
当然,每个人心中对于伤害、对于道德标准的界定,也是各有标准。
那至少,你所做的,是要可以取悦自己内心的,这个衡量标准,你要慢慢从你的人生经历当中,摸索出来。
我相信,能发自内心懂得取悦自己的,是知道如何给自己界定标准的。
而不懂的人,也必定要习得一身承担行为后的责任与担当的能力。
黑与白之间的地带,就有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寻找的意义。
樊登老师讲过《第3选择》这本书,并认为第三种选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而我也在多次反复听完这本书以后,学会了一种目前我认为,最好的自我劝慰的方式。
遇到问题时,不是只有打或逃一种解决方式;
谈判时,不是只有你赢我输或者你输我赢一种结局;
表达看法时,不是只能表示反对或支持;
活着的价值,不只是单纯地取决于成功或失败。
等等……
许多人与事带给你的感受,于你而言,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所以,当你处于你认为的非黑即白的状态里,请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想想是否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面对各种状态的方式。
首先,你要学会看到自己。
看到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能够清晰地区分主导我们各类行为的背后究竟是出自情绪还是思维模式。
这个东西说来简单,可事实上,我们经常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在它的影响下说很多话、做很多事、下很多判断。
找到自己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拥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抛开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让强大来自内心。
我知道很难,但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寻找选择的方法、成为拥有独立完整自尊体系的人。
其次,是看到“你”,把他人视为人,而不是物。
不给他人贴标签、下定义,只有这样,才可以没有仇恨和偏见,才会愿意与他人共同创造第三种选择。
然后,去找到“你”,拿出同理心,对他人对自己。
当被不良情绪困住时,告诉自己也告诉对方“我理解你”,并接纳所有情绪。
待到自己或他人情绪稳定,才可以共同创造出第三选择。
最近的自己一直被不良情绪主导着,而且情绪越不好,越容易纠结于引发自己不良情绪的人与事。
于是,想起在那本书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观点。
没有人可以伤害我,没有人可以让我情绪失控,是我自己选择了将所发生的理解成了伤害,是我自己选择了情绪失控。
归根结底,是自己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
我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了自我怀疑,在他人身上看到了仇恨。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无法完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不会懂别人为什么会那么做。
可偏偏自己喜欢推理,然后将事情的真实性完全理解成自己推理的样子,并在推理中越陷越深、越推越执。
恶性循环的痛苦,愈演愈烈。
所以呢,多努力找自己吧,改变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不受他人行为牵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