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碰到想做一件事情,却又下不了决心的情况。事实上,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真正会去做的却很少。
总有种种事由,让我们无法行动。即便没有任何事由,我们也会觉得,明天再开始也来得及。今天……就先想象一下去做了之后所能获得的成就吧。
毕竟,想象这种事情又不用出力,大脑从中获得的奖赏,有时候甚至比你真的去做了还要高。
要认清自己的恐惧,面对它,克服它,是多么的难!
多少次,你想要开始健身,或者学习游泳,可是从来没有去做。
多少次,你想要学吉他,却半途而废。
多少次,你想写一篇小说,却只开了个头,就把稿纸扔到一边。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反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以至于我们都要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勇气真正去做一件事情了。
当你想要下冷水池游泳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脚开始,一点一点缓缓进入水中,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另一种,直接跳进去。
第一种方式,听起来更容易,毕竟慢慢来是更多人能接受的方式,但那只是错觉,只有极少部分天赋异禀、意志坚强的人能够做到。大多数人,下水到膝盖的位置就会退缩。
或者干脆看着水池发呆。
第二种方式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也就是更符合人性的方式。因为在尝试到冷的滋味之前,你已经下水了,你需要的只是克服初期的恐惧,不需要与后面“越来越冷”的感觉搏斗,也就不需要消耗你过多的意志力。
这是反直觉的,因为听上去,直接跳进凉水是更可怕的,而缓慢进入水中我们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但我们做事情,是需要那么一点点鲁莽的。
当你决定要做一件颇为艰难的事情,不要相信你的意志力,因为人的意志是不可靠的。
换个角度,即便你意志极为坚定、非常可靠,又何必要无谓的消耗它呢?
你应该做的是,尽可能的把自己置身于会去做那个事情的环境中,尽可能减少意志的消耗。尤其在初始的阶段,你不能试探性的进入这项工作,你应该找一个办法,让自己不得不开始工作,就像一猛子扎进凉水中一样。
我称之为“买票理论”:你应该找到一个办法,就像买了一张船票一样,会促使你上船——也就是立即开始做那件事情。
好比说你想要去西藏旅行,这件事情已经在你心中筹划了好多年了,可是大多数时间里,你只不过是想想而已。
因为要请很长时间的假,因为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不知道去了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甚至连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都让你犯怵……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西藏,你应该现在、立刻、马上买一张10天以后去西藏的火车票。这样做的妙处在于,一旦买了票,你就会自动开始准备那些以前你极力逃避的事情:请假、置办旅行所需物品、查询旅游攻略……
当然,你可以退票,甚至实在不想去了,还可以直接不去,票也不要了,然而按照正常人的心,一旦买了票,就不会做那些事情,毕竟,“票都已经买了”。
“票都已经买了”,这是促使你开始行动的号角,就像一猛子扎入水中,难道你还能真的因为太冷,就再爬上岸?至少也得扑腾一会儿吧。
几乎所有的艰难工作,都可以用“买票理论”来启动。只是买什么样的“票”,很需要技巧。
如果你想健身,那么你应该买的票,不是办张健身卡,那太容易,无数的人办了卡等于没办,只让健身房白赚了钱。你应该花上一万多块,买50节私教课——花了这么多钱,这样你更可能定期出现在健身房。如果你不出现,你的私教会催促你,因为只有上了课他才能拿到钱。
这或许贵了一点,但坚持健身本来就很难,这点钱很值得。
如果你想学英语,你最好直接去报一个付费课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个课程越贵越好。
如果你想出去旅行,现在就订机票,或者至少先把护照和签证搞定。
如果你想换一份工作,却始终下不了决心,不知道该换什么工作,那么明天就去辞职。(这大概与其他鸡汤文给你的建议很不一样。)
一旦买了票,你的头脑就清醒了,因为你进入了做事情的“进程”,你的潜意识被引导,你会时时刻刻念着要做的事情。
在我的人生当中,我不知道多少次买过票了。
我发现我对女人和浪漫关系的认知几乎是零(全是从书上、电视电影里来的),我立刻买了8000块培训课程,订了次日去培训地丽江的机票。
由于我买了这张票,接下来的6、7年时间里,我浸淫在与女人交往的艺术中,这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
当我发现我想要成为一名小说家的时候,我辞掉了工作(这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期间我犹豫了很久),全职写作——这张票买的最狠,相当于破釜沉舟。我的第二本小说就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奖。当然写出名堂来是很难的,我现在还在路上。
每次搬家、每到新的城市,我都会立刻找附近的健身房办卡,甚至会办两三个健身房的卡,因为这样我没有理由不去健身。(我已经有常年健身的习惯,只买健身卡即可,初学者还是要报私教课。)
在我人生许许多多买票的经历中,许多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总比连开始都没开始的好。
从这个意义上讲,买票,也是行动的勇气的表现。
做事情是需要一点鲁莽的,这是我近年来才有的体会。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将来会发生什么,如果等到事情确定了才去做,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那些做成事情的人,并不像他们事后总结的一样,每一步都很扎实,每一个决定都很理智,他们后来这样说,是他们“事后合理化”的结果。
他们中的大多数,刚开始做的时候,都是鲁莽的,都是“盲目乐观”的,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说。
“干了再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那不正是“买票”吗?
成功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开干”以后,不知道又有多少磨砺在等待,你随时可能倒在任何地方,即便你已经成功,也可能发生一件事情,让你瞬间失去所有。
可是如果没有开始的“买票”,后面连成功的可能都没有。而如果我们把成功看成是“做事情的过程”,那么“买票”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能够“买票”,你的人生才始终有可能性,才一直有希望。
或许有人会问,做事情不是应该循序渐进吗?买票之后,自己承受不了后面的压力怎么办?
首先,我们做事情遵循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要量力而行,超出自己承受能力,一下子压力太大,人就会崩溃,事情就会中止。然而,买票理论讲的与此无关,它讲的是你无法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或者可预料去做这件事情很容易分心、半途而废,如何才能促使你开始做事,并从制度上保证一定的执行力。
其次,在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买票之前,就要通盘考虑自己的精力情况能否承受多做这样一件事,例如你已经每天花两个小时健身了,就不要贸然开始每天一个小时的英语学习,要等到健身习惯非常稳定之后,再买英语学习的票。而这个过程,往往比你想象的要长的多。
人生无非就是一次一次的踏上征程。祝你买到合适的票,坐上自己心仪的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