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近20年,第一次学会了应该怎么去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实操性质的书,看进去了的话,对你以后的阅读会有帮助,能够提升阅读效率。不过,它并不是那么易读。
☂☂☂
这本书的<序>写的特别有趣,是讲本书的一个作者范多伦参加美国电视益智节目(大概就像中国版奶茶妹子主持的《最强大脑》)表现非凡,最终承认是主办方提供了一些答案,于是他不仅从神坛被哄下来,还被学校解聘了,落魄不已。好在书中另一个作者艾德勒收留了他,并跟他协作又写书又编辑百科全书的,简直就是最给力的工作伙伴了!
☂☂☂
【1】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1、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
2、作者是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这本书提供的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还启发了自己,就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
【2】通读下来写下我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
1 . 这本书讲的是阅读的四种层次,对于每种阅读层次、阅读不同读物的不同方法。
2、带着问题阅读并在书中寻找答案,高速阅读与解构阅读,海量的主题阅读,思考与评价。
高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
海量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3、有道理,在原来阅读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用性的方法论。但是在素材举例和说明的部分太啰嗦了好吗?现在的文学作品对于作者那个时代还是有不同的,导致一定的局限性。
4、实用性的工具,可以按照书中推荐的方法,在阅读下一本书时操作和验证。在阅读中注重理性阅读,注意积淀。
☂☂☂
【3】阅读的四个层次及每个层次需要具备的能力
1.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
3.分析阅读
4.主题阅读
☂
1.1 基础阅读必备的四种能力:
1)词义的认知能力
2)信息的查阅能力
3)读写的记录能力
4)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
2.1 检视阅读需具备的能力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阶段:简略的阅读和粗浅的阅读
2.1.1简略的阅读
1)先看书名和序言,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然后将书在脑海中进行归类。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检阅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
4)阅读出版介绍、广告文案、宣传文案。
5)从目录当中挑选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读。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跳跃式阅读,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后阅读后记。
2.1.2粗浅的阅读
1)关注自己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东西而停顿。
2)快速阅读一部陌生的书籍,尽量选择默读,避免阅读过程中视线的逗留或倒退。
3)学会判断一本书的难易程度,以此决定自己的阅读速度。
☂
3.1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3.1.1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前提是需要对一些书的种类和主题以及相应差别有所了解。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相当于用X光将骨架照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3.1.2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在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3.1.3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
4.1 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
4.1.1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
2)浏览书目,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4.1.2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使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大多数的作者为解读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5)分析这些讨论。以突显主题为原则,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议题以其共通性来决定排列的先后顺序。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
【4】怎么做读书笔记: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
【5】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要注意的一些点:
5.1 明确阅读的目的。是主动阅读还是被动阅读?你是要获取资讯而读,还是为求得理解而读?还是为在某一行业有更深入的洞见而主题性吸收能量?
5.2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阅读之前就能清晰知道,有助于你采取不同的方法。
实用性VS理论性?
实用性-数理化英,各种科学,工具类,部分社会科学
理论性-语文,政治,历史,故事,戏剧,哲学
5.3 分析阅读特别适合用来阅读非小说,论说性的书。(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学四年我都没有看完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了,没有概览和抓重点,总是重复看前面几页~~你有木有这样的情况?)。
5.4 怎么判断作者的主旨? 其实就像做英语阅读一样,找出关键句-找出主旨-找出论证-找出解答-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5.5 不要迷信作者。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判断作者的论述是否完整-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
☂☂☂
【6】阅读的真相
6.1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凭借着内心的力量,慢慢提升自己。
6.2 读的多就是读的好?读的快就是读的好?错误!读书并不是光凭借一时的记忆力,而是需要主动,需要理解,需要分析,实现与书本、与作者的对话,最终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当然,利用以上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你提升效率和整体的提高。
6.3 注意力不集中?知识不成系统?容易忘记? 尝试番茄工作法,让自己控制在每一小时专注于自己的阅读,然后放松几分钟刷刷玻璃机,循环试验。将碎片化的阅读集中在某个时间段,不要成为你每天的主流将你的时间淹没,多看些书,书本是一套系统。这样也有助于你养成对一个问题的洞见~haha~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欢迎阅读和转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的故事
网友评论